服务热线:15510576400 注册 / 登录 欢迎访问中医药传承网!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做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
医语医话

艾灸

发布时间:2020-01-15 10:29:11

艾灸,简称灸疗或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作用机制与针灸有相近之处,并与针灸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等诸多优点。

 

艾灸的历史

 

1、“灸”字,在现存文献中,以《庄子》最早提及。如《庄子•盗跖篇》载孔子劝说柳下跖,碰了个大钉子,事后对柳下季说,“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但“灸”的本字是“久”字。如1975年于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奉墓竹简(法律文书)《封诊式•贼死》中载,“男子丁壮,析(皙)色,长七尺一寸,发长二尺,其腹有久故瘢二所”,此“久”即“灸”之本义,训为灸灼。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阴阳》),《足臂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足臂》)、《脉法》、《武威汉摹医简》中均作“久”字。“久”以后演变为“灸”字。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曰:“灸,灼也,从火”。从甲骨文字形的研究考证,现代胡厚宣认为,“我释床,亦即庥字……字当象一人卧病床上,从木象以火艾灸病之形”。灸法已在殷代出现。康殷认为在商周初期灸法、熨法已普遍流行。

 

2、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在170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就已开始用火。陕西蓝田人在100万年前就有用火的痕迹,北京周口店人在50万年前已经掌握了用火的方法,并已能保存火种。《庄子•外物》载:“木与木相摩则燃”,《绎史•大古第一》载:“燧人钻木取火,炮生为熟,教人熟食”。人们在百万年的加工石器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出现摩擦生火的事例,从钻木、刮木等生产实践所引起的燃烧中,逐渐获得了有益的启示,终于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此种简便的方法,直到解放前我国有些少数民族地区仍在使用着,如佤族用木棒上卜交互摩擦取火,苦聪人锯竹取火,黎族钻木取火等。火的发现和使用跟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火的掌握既可使人类躲避猛兽的侵袭,可以熟食,又可抵御严寒酷冬的恶劣气候,还可将树木等用火燃着后灸于患处,祛除寒邪,解除痛苦。

 

3、灸的材料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对灸火的材料亦有所选择,至《黄帝虾蟆经》已载有松、柏、竹、橘、榆、帜、桑、枣等八木不宜作为灸火之说,因为其对人体有所伤害,所以逐渐被淘汰,但桑树灸在后世亦有用之者。槐木火灸,病疮易瘥,但艾叶熏灸则疗效最著,故以后才逐渐多用艾叶来代替其它灸疗。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

 

4、灸的适应症灸疗,起初主要是用于治疗寒症的。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唐代王冰注:“火艾烧的,谓之灸焫”,用这种烧灼疗法治疗“藏寒生满病”是颇有疗效的,以后逐渐发展为治疗全身不同性质的多种疾病。《左传》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载,晋景公病,延秦国太医令医缓来诊,医缓说,“疾不可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攻”即是灸法,“达”即是刺法。

 

5、艾灸疗法起源于—艾灸疗法的下限也不会晚于西周,在春秋战国时代已颇为流行春秋时代的《诗经•采葛》载:“彼采艾兮”,西汉毛亨和毛茛传释:“艾所以疗疾”。从远古时代实际临床运用早于文字记载的特点来看,艾灸疗法的下限也不会晚于西周。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18载西戎的卜法:“以艾灼羊髀骨,视其兆,谓之死跋焦”。以此印证,我国殷商以前的甲骨卜法,也可以用艾作燃料。《孟子•离娄篇》载:“今之欲王音,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见艾灸疗法在春秋战国时代已颇为流行,因此,用艾灸治病的起源也当在西周之前。

 

6、艾灸历史源远流长,纵观艾灸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里程,第一个是传统艾灸,第二个是现代艾灸,不论是传统艾灸还是现代艾灸都有各自的特点、优势和不足之处。传统艾灸有效,但有烟,有火(不安全),操作不方便(需要专业人士);现代艾灸,虽无传统艾灸之弊病,但疗法单一,有时好转反应太强烈,使有些客人难以承受,这正是其单一疗法的局限性所造成。

 

艾灸的分类

 

1、直接灸

 

古代的艾炷灸法多为直接灸,直接灸又叫着肤灸、明灸,是将艾炷直接放置穴位皮肤上来施灸的一种方法。直接灸因施灸目的和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发泡灸和瘢痕灸三种。

 

1)无瘢痕灸:施灸以温熨为度,不致起泡,不遗留瘢痕。多用小艾炷。临床适用于虚寒病的轻症。(对昏厥、小儿及感觉麻痹的患者应小心,防止发泡或灼伤皮肤。)

 

2)发泡灸

 

临床上发泡灸多用小艾炷,对皮肤的灼烫程度较轻。

 

当病人感到皮肤发烫后再继续灸3-5秒钟,此时施灸部位皮肤可出现黄斑,且有汗出,隔1-2小时后就会发泡。发泡灸适用于一般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皮肤疣等。(施术者要控制艾灸的时间。)

 

3)瘢痕灸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用黄豆或枣核大小的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化脓、结痂,痂脱落后留有永久性的瘢痕,故名瘢痕灸。此灸法适用于哮喘、肺痨、癫痫、溃疡病、慢性胃肠病、瘰疬和发育障碍等症,对高血压病患者,有预防中风的作用。常人施此灸法,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抵抗力,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施术者要征得患者同意。)

 

2、间接灸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是利用其他物品将艾炷与皮肤隔开施灸的一种方法。间接灸法可避免灸伤皮肤而致化脓,且火力温和,患者易于接受,临床上较直接灸更为常用。间接灸法种类繁多,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各科疾病。间接灸法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灸等。

 

1)隔姜灸:利用姜片做隔物而施灸。生姜辛温无毒,生发宣散,调和营卫,祛寒发表,通经活络的功效。适用于一切虚寒病症,尤其对呕吐、腹痛、泄泻、风寒湿痹等症,疗效可靠。(施术者应常掀起姜片查看,防止因患者感觉迟钝而造成起泡)

 

2)隔蒜灸:利用蒜做间隔物而施灸的一种灸法。大蒜辛温喜散,有消肿化结,拔毒止痛之功。临床上适用于治疗痈、疽、未溃疮疖、无名肿毒、肺痨、腹中积块、蛇蝎毒虫所伤等症。

 

3)隔盐灸:隔盐灸是用盐作隔垫物而施灸的一种方法。此法只用于脐窝,他处禁用,故又称神阙灸。食盐咸寒,入胃、肾、大小肠经,有涌吐、清火、凉血、解毒之功。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用,适用于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淋病、脱证。

 

4)隔附子灸:是用附子作间隔物施灸的一种方法。附子辛热有毒,可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附子与艾火并用,适宜治疗各种阳虚病症。

 

3、艾条灸

 

艾条灸又称艾卷灸,是将艾条点燃后在施灸部位(穴位)进行熏灸的方法。艾条灸分为手持灸和艾灸器灸两种方法。手持灸又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三种。

 

1)温和灸:施灸者左手中、食二指放于被灸穴位两侧,以感知患者皮肤受热程度;此法温通经脉、散寒祛邪,多用于灸治慢性病,临床运用最为广泛。

 

2)回旋灸:将点燃的艾条,旋于施灸部位上,距离皮肤3cm,平行往复左右移动或反复旋转,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可灸20-30分钟;适用于风湿痹证、神经性麻痹及广泛性皮肤病等。

 

3)雀啄灸:艾条燃着的一端对准穴位,上下移动,鸟雀啄米样施灸,一般可灸5分钟左右。多用于灸治急性病、昏厥急救、儿童疾患等;此法热力较强,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4、艾灸盒的使用方法,施灸时,把温艾灸盒安放于平坦的应灸部位,将点燃的艾卷对准穴位置于铁纱上,盖上盒盖。艾盒盖打开的大小程度可根据温度调节。每次施灸时间在15-30分钟。可以一次灸附近的多穴,在针刺穴,再次施灸。适用于常见病症:痛经、腰痛、腹泻等病症。

 

艾灸的作用

 

1、温经散寒,促进人体气血的运行

 

正常的生命活动依赖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在经脉中流动,完全靠“气”的推送,因此气行血才能畅。可是,很多原因都可能影响气血的运行,例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说明寒热对气血运行有影响。气寒血涩,血液运行缓慢容易凝结而生病,对此就可采用艾灸的方法,温经散寒,保持血液运行正常。《灵枢•刺节真邪》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火调就是艾灸。因此,艾灸法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十分有效。

 

2、行气通络,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人体各部分都分布着经络,经络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是联接内外,调节肌体正常运行的关键。因为“六淫”的侵袭,人体局部容易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或一系列功能障碍。艾灸相应的穴位,就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功能的作用,起到增强人体抗病的作用。

 

3、扶阳固脱,挽救垂危

 

阳气是人体健康的根本,人的寿命也跟阳气是否健旺有关。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甚至元气虚陷,脉微欲脱,这时就可用艾灸法救治。宋代的《针灸资生经》里说:“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可见出现呕吐、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危重病患,用大艾炷灸关元、神阙等穴可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起到最好的作用。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都可用艾灸法治疗。

 

4、升阳举陷,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

 

阳气虚弱不固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崩漏、久泄久痢、滑胎等症,《灵枢•经脉》说“陷下则灸之”,因此气虚下陷,脏器下垂等症可用艾灸疗法。脾胃学说创始人李东垣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惟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因此,艾灸不仅可以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还可治疗卫阳不固、腠理疏松等症,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

 

5、拔毒泄热,调节机体功能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艾灸主要治疗寒证,不少医家都提出热证禁灸,但也有一些医家赞同热证用艾灸,如《黄帝内经》里提到用艾灸治疗痈疽,唐代《千金要方》里指出艾灸法有宣泄脏腑实热的作用,如“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等。《医学入门》阐明热证用灸的机制是“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因此,艾灸法只要使用得当,既能散寒,又能清热,对机体有双向调节的作用。

 

6、防病保健,防病于未然

 

中医学一直非常重视预防疾病,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等思想,艾灸在治疗疾病之外,就有预防疾病和保健养生的作用,是传统的防病保健方法之一。民间俗话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意思是艾灸足三里穴可起到健身的作用。唐代《千金要方》里说“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疬温疟毒气不能着人”,可见艾灸能预防传染病。《针灸大成》里则有灸足三里预防中风的记载。艾灸可温阳补虚,常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盛壮,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人体就健康;命门是人体真火的所在,为人之根本,常灸可保阳气充足;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的所在,艾灸可使精血充足,从而提升人体的免疫力,达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艾灸的作用机理

 

灸法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中医外治法,其疗效已经被历朝历代无数医家临床实践所证实。随着艾灸疗法临床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其治病机理的探究也在进一步深入。国际上对艾灸机理尚无定论,国内研究人员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经络系统为基础,结合现代实验研究,

 

认为灸法作用机理与下面五个方面有关。

 

1、局部刺激作用

 

艾灸对人体局部的温热刺激,能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皮肤组织的代谢能力也会得到加强,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同时能得到很好的消散。局部温热刺激还可以引起大脑皮质抑制性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达到镇静、止痛的作用,而且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温热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将艾绒本身的药效、艾条中其他添加药材以及间隔物的药效充分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艾灸还具有近红外辐射作用。艾灸的近红外辐射为机体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能量,而且艾灸所发出的近红外光所提供的能量可以被人体所调控。在灸疗过程中,近红外线辐射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使能量通过经络传导至远端直至病所,还能通过刺激穴位激起人体自身的机体免疫力,使人体自身正常的生理机能得到恢复。

 

2、经络调节作用

 

经络学说是灸疗的基础理论,对穴位的刺激作用最终会通过人体经络系统对人体五脏六腑、

 

四肢百骸起到调节作用,使人的整体机能保持良好运转。

 

1)首先,经络腧穴对药物具有外敏性。所谓外敏性,是指在灸疗时选择腧穴比选择一般体表点作为艾灸部位效果更好。如果施灸点偏离了穴位,就不能出现感传现象,治疗保健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其次,经络腧穴对药物的作用还具有放大性。经络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向内联络着人体的五脏六腑,向外联系着皮肤体表。在穴位上施灸的时候,通过经络系统会影响其他层次的生理功能,形成多层次的循环感应,各层次之间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导致了生理的放大效应。在临床上,一些相同的疾病,若是服药需要好几帖中药才能见效,而选用相应的穴位施灸往往是一次奏效。

 

3)最后,经络腧穴还具有储存药性的作用。比如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时候,我们往往采用冬病夏治的办法,即在夏日三伏天每天灸疗一次,每次数小时。若是以一般分析来看,这种方法时间比较短、用药量也非常小,力度是远远不够的,但它却能取得很好的疗效,这是因为腧穴具有储药性—药物的理化作用能长时间留存在腧穴或者缓慢释放到全身,从而发挥出整体调节和保健疗疾的作用。

 

3、免疫功能调节作用

 

人体免疫力就是人体对病原体或毒素所具备的抵抗力,也就是西医所说的白细胞制造抗体增强免疫机能以吞噬外来细菌,从而产生防卫功能的作用。艾灸恰好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能,灸疗的许多治疗作用都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来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如果太低则可以使其升高,太高则又可以让其降低。在运用艾灸治疗已患疾病者的过程中,这种调节的作用会表现得很明显。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细菌,人和动物身体上都很容易携带,它们会在健康人的鼻子、喉咙和手等部位生长,如果有伤口,伤口处也容易大量滋生。如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增多,可能产生毒素危害人体的健康,艾灸则可增加白细胞的数量及平均迁徙速度,增强白细胞进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灸疗还可通过增强外周循环促进免疫细胞的再循环及向淋巴组织内移动,对局部免疫应答的诱导具有增强作用,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人体的衰老过程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中老年人经隔药饼灸疗后,衰老积分明显下降,各种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细胞的免疫功能也得到了增强。这是因为艾灸能纠正异常免疫状态,延缓垂体一胸腺轴的老化,从而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4、药理作用

 

灸疗用药也比较丰富,除了单用艾绒的清艾条,还有添加了各种药物的药艾条。艾条所用的药物中,艾是必不可少的,离开了艾,艾灸就不存在了。

 

灸疗中使用的药物大多数为辛香之品,含有的挥发油成分和辛辣素能够对表皮细胞产生刺激,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便于吸收药物,从而使药物的药效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利用。同时皮肤腺体在表皮的开口因辛辣、温热刺激而扩大,一些大分子和脂溶性的药物可通过腺体开口而进入体内,有利于这些药物药效的发挥。

 

5、综合作用

 

灸疗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综合作用,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效果。灸疗的治疗方式是综合的。任何类型的灸疗都包括选择合适的穴位、合适的药物以及用艾火的温热对局部进行刺激,这一系列的做法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不是单一孤立的简单步骤,缺少了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失去原有的治疗效果。治疗的作用也是综合的。艾火的温热及药物的药理作用集中在穴位上,并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从而调动经络调节作用,增强免疫功能,这些都是相辅相成、整体为用的。治疗作用与人体的反应性也是综合的。运用艾灸这一治疗手段作用于人体,必须通过人体反应性这一内因起作用。据研究发现,相同的灸疗方法对患相同疾病的患者,出现的感传不一样,疗效也不完全相同,这是因为人体的反应性有差异。治疗作用与人体反应性综合,才能得出灸疗的确切效果。

 

艾灸的适应症

 

灸疗的适应证与针刺、药物同样是十分广泛的,内、外、妇、儿各科急、慢性疾病,不论寒热、虚实、表里、阴阳都有艾灸疗法的适应证。总的原则是阴、里、虚、寒证多灸;阳、表、实、热证少灸。但有些实热证、急性病,如疔痈疮毒、虚脱、厥逆等,也可选用灸法。凡属慢性久病,阳气衰弱,风寒湿痹,麻木萎软,疮疡瘰疬久不收口,则非灸不为功。灸法亦可用于回阳救逆、固脱,如腹泻、脉伏、指冷、晕厥、休克可急灸之,令脉起温。归纳起来,艾灸的功能及适应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种病症,如风寒湿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

 

2、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及中焦虚寒呕吐、腹痛、泄泻等。

 

3、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元气暴脱之证,如久泄、久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虚脱、休克等。

 

4、用于治疗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证,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

 

5、用于治疗外科疮疡初起,以及瘰疬等。用于疮疡溃久不愈,有促进愈合、生肌长肉的作用。

 

6、用于治疗气逆上冲的病证,如脚气冲心、肝阳上升之证可灸涌泉治之。

 

7、防病保健。灸法可以防病保健,延年益寿;无病自灸,可增强抗病能力,使精力充沛,长寿不衰。现代临床发现,常灸足三里、大椎等穴,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艾灸的禁忌

 

灸法在解剖部位上的禁忌,古代文献记载很不一致。古代文献记载灸法禁忌颇多,如日月、时辰、食物、气候、临时情况等均有禁忌,《针灸大成》载禁忌的穴位就有45个,《医宗金鉴》记载的禁忌穴位有47个,《针灸集成》载有禁忌穴位49个之多。从现代知识来看,有些是不需要禁忌的,在某些原来禁灸的穴位上施灸,反而有切实的效果。如鸠尾治癫痫,隐白治血崩,心俞治夜梦遗精,少商治鼻衄,犊鼻治关节炎等。但有些禁忌是有道理的,如哑门、睛明、攒竹、人迎等穴不宜灸。

 

1、施灸的禁忌部位

 

凡颜面部不用直接灸法,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关节活动处不宜用瘢痕灸,以防化脓、溃烂,不宜愈合。此外,大动脉处、心脏部位、静脉血管、肌腱潜在部位,妊娠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以及乳头,阴部、睾丸等处均不宜施灸。以上不过略举大概,如用变通办法,用艾卷灸、间接灸等,则有些部位可温灸。如遇急病、危症,应灵活机动,酌情施行,不可拘泥。

 

2、禁灸病症

 

艾灸主要借温热刺激来治疗疾病。因此,对于外感温病、阴虚,内热、实热证一般不宜施灸。另外,传染病、高热、昏迷、抽搐,或极度衰竭,形瘦骨立,呈恶病质之垂危状态,自身已无调节能力者,亦不宜施灸。

 

3、禁忌人群

 

一般空腹、过劳、过饱、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应慎用艾灸。不宜在风雨雷电、奇寒盛暑、大汗淋漓、妇女经期之际施灸(治大出血例外)。

 

艾灸的注意事项

 

艾灸疗法虽易于掌握,但在临床具体应用时,如不加以注意,就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故在施灸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灸法与消毒

 

在施灸时,无论采用哪种灸法,都必须防止艾炷滚翻,艾火脱落,引起烧伤。对于局部感觉迟钝或知觉消失的患者,应防止过热烫伤;防止烧伤后起疱化脓,遗留瘢痕,尤其在颜面部施灸时应特别注意。施灸后皮肤处出现红晕是正常现象。若艾火热力过强,施灸过重,皮肤发生水疱时应予以适当处理。如水疱不大,只要注意不被擦破,几日后即可吸收而愈;水疱较大者,可用无菌针沿皮穿刺,放出水液,外用无菌敷料保护,数日内即可痊愈。在皮肤上施灸,一般对消毒要求不太严格,不过直接灸时,应用75%乙醇棉球消毒,擦拭干净,面积要大些,防止灸后皮肤破溃,继发感染。至于灸的原料,则不需要消毒,只需将艾绒晒干即可。

 

2、晕灸的防治

 

晕灸者虽罕见,但也会发生。发生晕灸时和晕针一样,也会出现突然头晕、眼花、恶心、颜面苍白、脉细手冷、血压降低、心慌出汗,甚至晕倒等症状。多系初次施灸、空腹疲劳、恐惧、体弱、姿势不当、艾炷过大、刺激过重所致。一经发现,要立即停灸,平卧,急灸足三里3-5壮可解,一般无危险。但应注意施灸的禁忌,做好预防工作,在施灸中不断留心观察,争取早发现早处理,防止晕灸。

 

3、要耐心长期施灸,勿急于求成

 

使用灸法要有耐心。“灸”从“久”,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艾炷宜小些,宁可多灸几次,以免苦楚不堪,使人畏惧,而不愿意接受灸法。必须耐心长期灸下去才能收效。

 

4、施灸的时间

 

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阴晴天也不须避忌。失眠症可在睡前施灸。出血性疾病,随时灸之。止血后还应继续施灸一段时间,以免复发。或依病情何时发病就在何时施灸,或按子午流注每日十二时辰配合脏腑腧穴施灸。

 

5、施灸不良反应

 

一般无严重不良反应。但由于体质和病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虑,继续施灸即能消失。必要时可以延长间隔时间。如发生口渴、便秘、尿黄等症状,可服中药加味增液汤。处方:生地黄、麦冬、玄参、肉苁蓉各15g,水煎服。

 

6、关于灸后注意问题

 

凡非化脓性灸,可以正常洗澡。如有灸疮,擦澡时则应小心疮面,不要过久浸泡,当心洗脱灸痂。注意食物忌生冷、辛辣之物,以减少返病现象。

 

7、施灸配穴的原则

 

凡灸上部以后,多在下部配穴灸之,以引热力下行。凡是全身性和内脏疾患,或做健身灸,都是双侧取穴。局部病变或一侧肢体的病变,只取一侧的穴位。凡初次施灸,必须注意掌握刺激量,一般原则是:其壮数先少后多,其艾炷先小后大,逐渐增加,不可突然大剂量施灸。

 

8、施灸穴位的选择

 

选用经穴在于精要、准确,而不在杂乱过多。所以,取穴要准,用穴要精,操作要巧,配穴要妙。近代针灸学家承淡安主张:取穴中肯,精简疏针,灸穴勿多,热足气匀。也就是说取穴必须准确,用针要精简,灸穴勿太多,热力应充足,切勿乱刺暴戾使人难耐,这是很有道理的。一般来说,每次施灸多以2-3穴为好;如根据症状所需穴位较多,可分期分批轮流选用。

 

灸感

 

灸感是指施灸时患者的自我感觉。由于灸法主要是靠灸火直接或间接地在体表施以适当的

 

温热刺激来达到治病和保健的作用,除瘢痕灸外,一般以患者感觉灸处局部皮肤及皮下温热或有灼痛为主,温热刺激可直达深部,经久不消,或可出现循经感传现象。

 

艾灸的补法和泻法

 

艾灸的补泻,始载于《内经》《灵枢•背腧》说: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灸法的补泻亦需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艾灸补法,无须以口吹艾火,让其自然缓缓燃尽为止,以补其虚;艾灸泻法,应当快速吹艾火至燃尽,使艾火的热力迅速透达穴位深层,以泻邪气。

 

施灸的先后顺序

 

对于施灸的先后顺序古人有明确的论述,如《备急千金要方•灸例第六》说:“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明堂灸经》也指出:“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就是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就壮数而言,先灸少而后灸多;就大小而言,先灸艾炷小者而后灸大者。上述施灸的顺序是指一般的规律,不能拘泥不变。如脱肛的灸治,则应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便是先灸下而后灸上。此外,施灸应注意在通风环境中进行。

 

灸后反应

 

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有些患者艾灸后感觉很好,基本没有什么反应和副作用,而有些患者则反应明显,且不断有各种反应出现。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灸后水疱

 

灸后有时会出现水疱甚至化脓现象,又叫“灸花”或“灸疮”,是邪气外排的表现。灸后出现灸花是由于患者体内有湿气、寒气,经络循行不畅而造成,邪气排除体外需要一个通道,灸花就是这个通道。局部皮肤出现小的水疱,是身体里病邪外发的表现。瘢痕灸出现灸疮是很正常的,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要太惊慌。如果是很小的疱可以自行吸收,也可外涂紫药水以保护创面,大的水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干,再涂抹烫伤膏,也可用消毒后的针刺破水疱,排出水液,外涂紫药水。

 

2、灸后疾病加重

 

有时治疗后原发疾病有加重的情况,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治疗过程中的排病反应是治疗效果的前奏和标志。在疾病未愈时经常易出现这种情况。此时病邪在体内不会轻易出来,通过艾灸治疗,可激发正气,正邪之间进行拉锯战,有时邪气占优势,疾病会加重,正气占优势时,疾病会减轻,一般排病反应越强烈,治疗效果会越显著。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被赶出体外了,疾病就会痊愈。

 

3、灸后失眠

 

艾灸后常常会有失眠的症状,有两种情况:一是初次艾灸后失眠,同时可伴疲乏无力,或嗜睡。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睡眠很少,但不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对前一种情况,有的通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可逐渐改善,也可在中脘处艾灸,可以较快地改善。后一种情况出现,只要精力是充沛的,就不必处理,以后可逐渐消失。

 

4、走窜现象

 

灸后出现走窜现象,是身体在进行自我调节的表现,实际就是艾灸的循经感应。在走窜过程中,会对相关经络进行调整和打通。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规律的,该升的就自然会升,该降的就自然会降,元气逐渐充足了,经络打通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所以是一种正常的反应。

 

5、上火现象

 

很多人开始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喉咙异常干痛,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要多喝白开水,不必停灸。继续施灸,即可消失。二是灸火伤阴的现象,这种情况口干较重,且出现口渴、尿黄、便秘等症状,可予加味增液汤(生地黄、麦冬、玄参、肉苁蓉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即可消除)。三是因为艾灸过量,时间太久或经常灸引起阴虚症状,此时应减量和缩短时间,每次灸前灸后必须喝水,以排毒的同时制约阳气过盛产生热证。

 

6、类过敏现象

 

有的人艾灸后身上出现很多红疹,此时多以为是过敏了,其实,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真阳元气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也是病邪在体表的反应。

 

7、精神反应

 

有的人经过施灸后,会出现类似抑郁症的现象,这时可以找人倾诉,或大哭或大喊,一定要发泄出来,不要闷在心里,免得徒增新疾。

 

8、排病反应

 

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反应,需认真鉴别。首先要弄清楚这些反应是何因引起的,如果没有外界诱因诱发,纯属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反应,则可以认定此反应属于排病反应。

 

1)与排风寒有关的反应:多以打喷嚏,流鼻涕,浑身肌肉骨节酸痛,恶寒等反应形式出现,体温正常。

 

2)与排郁气有关的反应:郁气的外排以烦躁易怒,悲伤易哭等情绪变化为主,多伴有

 

呃逆、肛门排气等反应。

 

3)与排痰湿有关的反应:多以咳吐、呕吐痰涎或腹痛、腹泻、胶胨样黏稠大便、浮肿、排尿困难或小便频数浑浊刺鼻,局部或全身出冷汗、黏汗。

 

4)排火热邪毒有关的反应:多以疮痒,痈肿,发烧,类似湿疹伴奇痒,或大小便火烫灼

 

热等反应形式外排。

 

5)与排瘀血有关的反应:瘀阻在体表经络出现瘀斑,瘀阻在胃肠则多以深褐色或酱黑色大便排出,瘀阻于心肺则多以痰中带血丝血块为主外排,瘀阻于胞宫的多随经血外排,甚至里面有组织包块或烂肉。

 

6)发热反应。发烧反应属于全身综合性的剧烈反应之一。多在自身康复机能完全发挥作用后出现,表示气血旺盛,体质增强,是机体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出现排病反应时,轻者可不处理,一般可自愈,重者可根据病情变化对症处理,以免变生他疾。

 

艾灸材料的制作

 

吴亦鼎在《神灸经论》中说:凡物多用新鲜,唯艾取陈久者良。以艾性纯阳,新者气味辛烈,用以灸病,恐伤血脉。故必随时收蓄、风干、净去尘垢,捣成熟艾,待三年之后,燥气解,性温和,方可取用。艾叶制成艾绒以后,还要经过进一步加工,即制成艾炷、艾条、艾饼等,才能用于灸疗。

 

1、艾炷的制作

 

艾炷就是用艾绒制成下面平、上面尖,呈圆锥形的艾团,以便于安放,并使火力逐渐由弱而强。制作艾炷的传统方法是用手捏,边捏边旋转,捏紧即成,应尽量做得紧实。这样,在燃烧时火力会逐渐加强,透达深部,效果较好。艾炷的大小应该根据病情和施灸部位而定。艾炷小如小麦粒、雀粪者,多用于头部及四肢部位;艾炷如黄豆大小或半截枣核大小,多用于胸腹部及背部;炷如半截橄榄或筷头大小,多用于胸腹和腰背部。此外,用于直接灸,必须用极细的艾绒,搓得如麦粒大,做成上尖底平的圆锥形,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烧;用于间接灸法,可用较粗的艾绒,做成蚕豆或黄豆大、上尖下平的艾炷,放在姜片、蒜片或药饼上点燃;用于温针灸法则做成既圆又紧、大小及形状如枣核样的艾炷,缠绕针柄上燃烧。除了手工制作,还有用艾炷器制作艾炷的。艾炷器中,铸有圆锥形空洞,洞下留有一小孔,将艾绒放入艾炷器的空洞中,另准备一支下端适于压人洞孔的圆棒,将艾绒压紧,制成圆锥形小体,待各洞都塞满艾绒后,翻转艾炷器,用细铁丝或细棍顺洞下小孔顶出艾炷。现代艾炷的制作,可用机器大规模生产,艾绒细致而紧密。为加工方便,炷形有的改为小圆柱,但用法和功效同前。

 

2、艾条的制作

 

艾条是将艾绒放在纸中,搓成如香烟状的细长圆柱形即成。艾条分为纯艾条和药艾条两种。

 

普通艾条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薄绵纸(桑皮纸、麻纸亦可)上,像卷烟一样将其卷成直径约1.5厘来的圆柱形,卷得越紧越好。外面再用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裹上,用鸡蛋清、胶水或糨糊将其封好,在纸皮上印上分寸,作为施灸叶的标准。将卷好的艾条阴干或晒干即成。

 

3、药条的制作

 

在制作艾条时,除放人艾绒外,还在艾绒中渗人药物细末的,也称药条。一般加入艾绒中的药物有:肉桂、干姜、丁香,木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乳香、没药、川椒等也有的加人麝香、沉香、松香、硫黄、穿山甲、皂角刺、细辛、桂枝、川芎、羌活、杜仲、枳壳、白芷、茵陈、巴互、川乌、斑螫、全蝎、桃树皮等药物。将需加入的药物等份研成细末,每支艾条内加入药末6克。用其他材料做成“无烟艾条”或“微烟艾条”,施灸时不出现烟雾,有它一定的药条的种类很多,有因药条疗效较好,故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现代有人利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这种药条的处方是,艾绒,甘松,白芷、细辛、羌活,金粉(或铝粉)。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

 

艾灸的用量

 

1、灸的壮数

 

施灸的壮数,总的原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全面考虑,各适其宜,恰到好处,无太过不足之弊。一般每次少则只灸三五壮,多则可灸数十壮抑或数百壮。正如《扁鹊心书》所说:“大病灸百壮……小病不过三五七壮。”一般前3天每日灸1次,以后隔2-3日灸1次。急性病1日可灸2-3次;慢性病隔357日灸1次亦可;保健灸,每月可灸3-4次,终生使用,受益良深。青壮年施灸,壮数可多;体弱妇女、老年人、小儿施灸壮数宜少。腰、背、腹部施灸,壮数可多;胸部、四肢施灸,壮数宜少;头颈部更少。正如《医学入门》所说:“针灸穴治大同,但头面诸阳之会,胸膈二火之地,不宜多灸……凡上体及当骨处,针人浅而灸宜少,下肢及肉厚处,针可人深、灸多无害。”直接着肤灸,一般每穴灸5-7壮,小儿灸3~5壮,每次灸3-5穴或5~7穴。当急救之时,可不计壮数,须灸至阳回脉起为止。

 

2、艾炷的大小

 

施灸时选取艾炷,一般是壮年男子、新病体实者宜用大炷;妇女、小儿、老年人及久病体弱者宜选小炷。从患病施灸部位上分,头面、胸背、四肢皮薄肌少之处,宜用小炷;腰腹部皮肉厚实之处,可酌情用大炷。直接着肤灸,一般以麦粒大的小艾炷为宜。凡肌肉菲薄之处、骨骼之上、大血管与活动关节、皮肤皱纹等部位,均应慎用直接灸法,而肌肉丰满之处,可使用任何灸法。临床上如治疗风寒湿痹、上盛下虚之候,选用小炷,即可达到温通经络、驱散外邪,或引导气血下行的目的;而对沉寒痼冷、元气将脱等证,则亟宜大炷多灸,以振奋元阳,温散寒凝。

 

艾灸后的处理

 

1、灸疱的处理

 

施灸后灸者容易出现水泡,水汽等现象,这些都是身体向外排邪所致,不用过于担心,若水泡较小的话,可以不用处理,待其自行复原。若是水泡较大的,可以用针刺破,同时涂些紫龙药水防止其感染即可,切记将泡皮剪除。

 

2、灸疮的处理

 

灸后起疱,化脓后就形成灸疮,灸疮形成后要避免感染,每天在灸疮周围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用干棉球吸干表面的脓液,不可以清理脓苔,否则不仅会引起灸疮疼痛,并且还会阻碍脓液外渗。如果发现灸疮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脓色由淡白色变为黄绿色,而且有恶臭味。可以先用双氧水冲洗,之后用消炎膏或生肌玉红膏涂贴。

 

3、晕灸的预防和护理

 

晕灸是不多见的一种艾灸不良反应,多为轻症,但也有较严重的应引起注意。对于轻度晕灸应迅速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抬高双腿,头部放低(不用枕头),静卧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适,给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重度晕灸马上停灸后平卧,如情况紧急,可令其直接卧于地板上,必要时,配合施行人工呼吸,注射强心剂及针刺水沟、涌泉等。

 

4、施灸后的调养

 

灸后的调养是非常重要的,是决定灸疗疗效的关键因素,灸者要从心性调养、睡眠起居、饮食及运动调养等多方面加以调养。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禁食一切生冷油腻的食物,不要饮酒,饮食宜清淡为主。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