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咸中(首届国医大师)
吴咸中,男,满族,1925年8月28日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西医结合专家,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所长,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 [1]
1948年,吴咸中获沈阳医学院学士学位;1959年—1961年,进入天津中医学院西医离职学生中医班学习;1964年—1977年,担任天津市南开医院院长兼外科主任;1977年—1983年,担任天津医学院副院长;1983年—1991年,担任天津医学院院长;1991年,担任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所长;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3]
吴咸中长期从事普通外科及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教学及临床实践。 [4]
人物经历
吴咸中(10张)
1925年8月28日,吴咸中出生于辽宁省新民县(即新民市)。
1943年3月—1948年6月,在沈阳医学院医学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9年2月—1961年8月,进入天津中医学院西医离职学生中医班学习。 [2]
1964年12月—1977年12月,担任天津市南开医院院长兼外科主任。
1977年12月—1983年4月,担任天津医学院副院长。
1983年4月—1991年6月,担任天津医学院院长。
1991年6月,担任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所长。 [3]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1]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从1959年2月至1961年8月,吴咸中参加了天津市第二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其间,他带领一组外科医生赴河北省沧州市整理中西医结合治疗脉管炎的经验,又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外科医生在天津市几家综合性医院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研究工作。按照统一制定的诊断、治疗标准,治疗各种急腹症几百例,并先后发表了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急性溃疡病穿孔的临床报告和有关急性阑尾炎辨证论治和“下法”应用的理论探讨文章。 [5]
20世纪60年代初,吴咸中投身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临床与研究工作,首倡“以法为突破口、抓法求理”的科研思路,通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了规范的诊治原则与方法,博取两法之长,建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新体系。 [1]
20世纪70年代,吴咸中着力于总结规律,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6]
20世纪80年代后期,吴咸中认识到,要提高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水平,应当把研究的重点转向危重急腹症的治疗及理论上的探索,因此提出了“在高层次上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战略思想,扩大了中西医结合领域,明显地提高了胆管结石、急性重症胰腺炎及重型胆管炎、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等疾病的疗效,并从不同层次上阐明了通里攻下、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等治则的作用机理。 [1]
20世纪90年代初,吴咸中在中国国内首批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后,在应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技术开展肝外胆管结石的两镜联合手术和应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技术开展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三镜联合手术上,均取得了发展。 [5]
吴咸中以其外科学基础和对中医理论体系的了解,决心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领域深入探索,实现外科治疗学的重大变革。其学术贡献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在于:一是采用西医辨病与中医辩症相结合的方法,对每类急腹症作出分型与分期的个体化诊断,分型与分期使急腹症的辨证论治逐步走向客观化及规范化,使立法选方用药有了共同遵循的标准,也为探讨治疗机制及进行剂型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创立中医治疗急腹症“八法”,采用以中药非手术疗法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治疗方案,他将常见的急腹症分为三类,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三是引进吸收世界先进技术和中医药研究最新成果,促进中医药、手术和微创技术的结合。 [5]
学术论著
据2020年4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吴咸中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主编专著13部。 [1]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05年5月
《家庭卫生学》
吴咸中
青岛出版社
2004年
《腹部外科实践》
吴咸中
天津科技出版社
2001年1月
《中西医结合急腹症方药诠释》
吴咸中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
《普通外科手册》
吴咸中
中国古籍出版社
1999年
《证与治则的现代研究》
吴咸中
天津科技出版社
1999年
《急腹症方药诠释》
吴咸中
天津科技出版社
1996年
《中国急腹症治疗学》
吴咸中
人民卫生出版社 [7]
科研获奖
截至2013年10月,吴咸中获省部级奖16项。 [4]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2007年
天津市科学技术奖
2005年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深入研究
天津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3年
通里攻下法在腹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及基础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9年
通里攻下法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防治研究
天津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8]
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吴咸中认为,只有经历了战乱才明白,没有国就没有家,爱国家就等于是去保全自己的身家,无论生活格局发生怎样的变化,都要将我们的小家与国家、个人追求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把对家的情意体现在对人民和社会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会更有价值。
吴咸中认为,人不管到了什么位置都不能骄傲,都不能为自己谋私利,人生功过,当由后人评说。 [9]
吴咸中认为,知识、能力、健康、机遇是人才个体成功的4个条件。 [10]
学科建设理念
吴咸中认为,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和实验设备是学科建设的三要素,研究方向是学科发展的根本,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关键的实验设备是学科发展的保证。随着学科的发展内部需要分化,需要进行二级项目的细化与落实;学科也需要整合,要围绕重大课题,人员交叉渗透,形成团队,组织攻关,学科应了解本相关领域的国际前沿,选好主攻课题,整合本院的学科力量,争取有一席之地;根据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整合本院的学科力量,承担课题,做出成果;根据科学发展的需要组建新兴学科,改造已经落后的学科,支持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建设好技术、信息及后勤服务平台,为科技第一线服务。 [10]
指导学生
据2020年4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吴咸中已培养博士生30余名,硕士生近30名。 [1]
讲座报告
2013年10月24日下午,吴咸中做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主讲了“培养人才、建设学科”的专题报告。 [10]
图书获奖
1996年,吴咸中主编的《腹部外科实践》(1990年出版)被评为全国最佳科技图书。 [5]
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2019年9月
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颁发) [11]
2009年
全国首批国医大师(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 [1]
2001年
对中医药现代化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授予) [8]
1997年
孺子牛金球奖(香港柏宁顿教育基金会授予) [8]
1961年
金质奖章(卫生部颁发) [6]
1953年
天津市特级劳动模范 [5]
中华中医药学会成就奖 [5]
中国医院协会“大医精诚”奖 [5]
2007年6月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代表性传承人(文化部授予) [5] [12]
天津市卫生系统“伯乐奖” [4]
中西医结合“创业奖” [4]
天津市“十佳医务工作者” [4]
社会任职
吴咸中兼任天津市人大代表(1984年1月),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1993年3月—1998年3月),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及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会长及名誉会长,江苏省医学会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咨询团咨询专家。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