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痈脓。胃中有痈。脓从呕出也。是因痈脓而呕。脓尽痈已。则呕自愈。不可概以止吐之药治之也。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呕家必有停痰宿水。先呕却渴者。痰水已去。而胃阳将复也。故曰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因热饮水过多。热虽解而饮旋积也。此呕因积饮所致。故曰此属饮家。呕家本渴。水从呕去故也。今反不渴者。以宿有支饮在心下。愈动而愈出也。故曰此属支饮。 问曰。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饮。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令脉反弦。故名曰虚。 脉数为热。乃不能消谷引饮而反吐者。以发汗过多。阳微膈虚所致。则其数为客热上浮之数。而非胃实气热之数矣。客热如客之寄。不久即散。故不能消谷也。脉弦为寒。乃不曰寒而曰虚者。以寒在于上。而医反下之所致。故其弦非阴寒外加之弦。而为胃虚生寒之弦矣。胃虚且寒。阳气无余。则朝食暮吐而变为胃反也。读此知数脉弦脉。均有虚候。曰热曰寒。盖浅之乎言脉者耳。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营虚。营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此因数为客热。而推言脉微而数者。为无气而非有热也。气者营之主。故无气则营虚。营者血之源。故营虚则血不足。营卫俱虚则胸中之积而为宗气者少矣。故胸中冷。 合上二条言之。客热固非真热。不可以寒治之。胸中冷亦非真冷。不可以热治之。是皆当以温养真气为主。真气、冲和纯粹之气。此气浮则生热。沉则生冷。温之则浮焰自收。养之则虚冷自化。若热以寒治。寒以热治。则真气愈虚。寒热内贼。而其病益甚矣。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 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此因胃气无余。变为胃反。而推言其病之并在于脾也。夫胃为阳。脾为阴。浮则为虚者。胃之阳虚也。涩则伤脾者。脾之阴伤也。谷入于胃而运于脾。脾伤则不能磨。脾不磨则谷不化。而朝食者暮当下。暮食者朝当下。若谷不化。则不得下。不得下。必反而上出也。夫脾胃、土也。土德本缓。而脉反紧。 则肝有余。土气本和。而脉反涩。则血不足。脏真不足。而贼邪有余。故曰难治。 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 病患欲吐者。邪在上而气方逆。若遽下之。病气必与药气相争。而正乃蒙其祸矣。否则里虚邪入。 病气转深。或痞或利。未可知也。故曰不可下之。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愈。 哕而腹满者。病在下而气溢于上也。与病患欲吐者不同。故当视其前后二阴。知何部不利而利之。 则病从下出。而气不上逆。腹满与哕俱去矣。 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胸中、阳也。呕而胸满。阳不治而阴乘之也。故以吴茱萸散阴降逆。人参、姜、枣补中益阳气。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干呕吐涎沫。上焦有寒也。头者诸阳之会。为阴寒之邪上逆而痛。故亦宜茱萸汤。以散阴气而益阳气。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邪气乘虚。陷入心下。中气则痞。中气既痞。升降失常。于是阳独上逆而呕。阴独下走而肠鸣。 是虽三焦俱病。而中气为上下之枢。故不必治其上下。而但治其中。黄连、黄芩苦以降阳。半夏、干姜辛以升阴。阴升阳降。痞将自解。人参、甘草则补养中气。以为交阴阳通上下之用也。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斤洗)黄芩干姜人参(各三两)甘草(三两炙)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此伤寒热邪入里作利。而复上行为呕者之法。而杂病肝胃之火。上冲下注者。亦复有之。半夏、生姜。散逆于上。黄芩、芍药。除热于里。上下俱病。中气必困。甘草、大枣合芍药、生姜。以安中而正气也。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芍药(一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呕吐谷不得下者。胃中有饮。随气上逆。而阻其谷入之路也。故以半夏消饮。生姜降逆。逆止饮消。谷斯下矣。 小半夏汤方 (见痰饮)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病在膈上。病膈间有痰饮也。后思水者。知饮已去。故曰欲解。即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之义。 夫饮邪已去。津液暴竭。而思得水。设不得。则津亡而气亦耗。故当急与。而呕吐之余。中气未复。 不能胜水。设过与之。则旧饮方去。新饮复生。故宜猪苓散以崇土而逐水也。 猪苓散方 猪苓茯苓白术(各等分)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脉弱便利而厥。为内虚且寒之候。则呕非火邪。而是阴气之上逆。热非实邪。而是阳气之外越矣。 故以四逆汤救阳驱阴为主。然阴方上冲。而阳且外走。其离决之势。有未可即为顺接者。故曰难治。 或云。呕与身热为邪实。厥利脉弱为正虚。虚实互见。故曰难治。四逆汤舍其标而治其本也。亦通。 四逆汤方 附子(一枚生用)干姜(一两半)甘草(二两炙)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呕而发热。邪在少阳之经。欲止其呕。必解其邪。小柴胡则和解少阳之正法也。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半夏(一升)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胃反呕吐者。胃虚不能消谷。朝食而暮吐也。又胃脉本下行。虚则反逆也。故以半夏降逆。人参、白蜜益虚安中。东垣云。辛药生姜之类治呕吐。但治上焦气壅表实之病。若胃虚谷气不行。胸中闭塞而呕者。惟宜益胃推扬谷气而已。此大半夏汤之旨也。 大半夏汤方 半夏(二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经云。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也。若下既不通。必反上逆。所谓阴阳反作。气逆不从。食虽入胃。而气反出之矣。故以大黄通其大便。使浊气下行浊道。而呕吐自止。不然。止之降之无益也。东垣通幽汤治幽门不通。上冲吸门者。亦是此意。但有缓急之分耳。 再按、经云。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夫阳气、天气也。天气闭。 则地气干矣。云雾出于地。而雨露降于天。地不承。则天不降矣。可见天地阴阳。同此气机。和则俱和。乖则并乖。人与天地相参。故肺气象天。病则多及二阴脾胃。大小肠象地。病则多及上窍。丹溪治小便不通。用吐法以开提肺气。使上窍通而下窍亦通。与大黄甘草汤之治呕吐。法虽异而理可通也。 大黄甘草汤方 大黄(四两)甘草(一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猪苓散治吐后饮水者。所以崇土气。胜水气也。茯苓泽泻汤治吐未已。而渴欲饮水者。以吐未已。 知邪未去。则宜桂枝、甘、姜散邪气。苓、术、泽泻消水气也。 茯苓泽泻汤方 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桂枝(各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吐后水去热存。渴欲得水。与前猪苓散证同。虽复贪饮。亦止热甚而然耳。但与除热导水之剂足矣。乃复用麻黄、杏仁等发表之药者。必兼有客邪郁热于肺。不解故也。观方下云。汗出即愈。可以知矣。曰兼主微风脉紧头痛者。以麻、杏、甘、石。本擅驱风发表之长耳。 文蛤汤方 文蛤(五两)麻黄甘草生姜(各三两)石膏(五两)杏仁(五十粒)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干呕吐逆。胃中气逆也。吐涎沫者。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也。与前干呕吐涎沫头痛不同。彼为厥阴阴气上逆。此是阳明寒涎逆气不下而已。故以半夏止逆消涎。干姜温中和胃。浆水甘酸。调中引气止呕哕也。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干姜(各等分)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 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寒邪搏饮。结于胸中而不得出。则气之呼吸往来。出入升降者阻矣。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皆寒饮与气。相搏互击之证也。且饮、水邪也。心、阳脏也。以水邪而逼处心脏。欲却不能。欲受不可。则彻心中愦愦然无奈也。生姜半夏汤。即小半夏汤。而生姜用汁。则降逆之力少。而散结之力多。乃正治饮气相搏。欲出不出者之良法也。 生姜半夏汤方 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呕止。 停后服。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干呕哕非反胃。手足厥非无阳。胃不和。则气不至于四肢也。橘皮和胃气。生姜散逆气。气行胃和。呕哕与厥自已。未可便认阳虚而遽投温补也。 橘皮汤方 橘皮(四两)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胃虚而热乘之。则作哕逆。橘皮、生姜。和胃散逆。竹茹除热止呕哕。人参、甘草、大枣。益虚安中也。 橘皮竹茹汤方 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六腑为阳。阳者主外。阳绝不通于外。为手足寒。阳不外通。则并而上行。为上气脚缩也。五脏为阴。阴者主内。阴绝不守于内。则下利不禁。甚者不交于阳。而隧道痹闭。为手足不仁也。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沉为里为下。沉中见弦。为少阳之气滞于下而不得越。故下重。大为邪盛。又大则病进。故为未止。徐氏曰。微弱者。正衰邪亦衰也。数为阳脉。于微弱中见之。则为阳气将复。故知利欲自止。虽有身热。势必自已。不得比于下利热不止者死之例也。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下利厥冷无脉。阴亡而阳亦绝矣。灸之所以引既绝之阳。乃厥不回。脉不还。而反微喘。残阳上奔。大气下脱。故死。下利为土负水胜之病。少阴负趺阳者。水负而土胜也。故曰顺。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脉紧为未解。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瘥。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愈。 微热而渴者。胃阳复也。脉弱者。邪气衰也。正复邪衰。故令自愈。脉数、亦阳复也。微热汗出者。气方振而势外达。亦为欲愈之候。设脉紧则邪尚盛。必能与正相争。故为未解。脉数而渴。阳气已复。亦下利有微热而渴之意。然脉不弱而数。则阳之复者已过。阴寒虽解。而热气转增。将更伤阴而圊脓血也。弦脉阴阳两属。若与发热身汗并见。则弦亦阳也。与脉数有微热汗出正同。故愈。 按、上数条。皆是伤寒邪气入里之候。故或热或渴。或汗出。或脉数。阳气既复。邪气得达则愈。 若杂病湿热下利之证。则发热口渴脉数。均非美证。内经云。下利身热者死。仲景云。下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盖内经所言者。杂病湿热下利之证。仲景所言者。伤寒阴邪内入之证。二者不可不分也。 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下利气者。气随利失。即所谓气利是也。小便得利。则气行于阳。不行于阴而愈。故曰当利其小便。喻氏所谓急开支河者是也。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 寸浮数者。阳邪强也。尺中涩者。阴气弱也。以强阳而加弱阴。必圊脓血。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清与圊同。即完谷也。是为里虚气寒。乃不温养中土。而反攻令汗出。则阳气重虚。阳虚者。气不化。故胀满。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 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喻氏曰。下利脉沉迟。而面少赤。身微热者。阴盛而格阳在上在外也。若其人阳尚有根。其格出者。终必复返。阳返而阴未肯降。必郁冒少顷。然后阳胜而阴出为汗。阴出为汗。阴邪乃解。自不下利矣。阳入阴出。俨有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之象。病患能无微厥乎。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者。阴先竭而阳后脱也。是必俟其时经气一周。其脉当还。其手足当温。 设脉不还。其手足亦必不温。则死之事也。 下利后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下利腹胀满。里有寒也。身体疼痛。表有邪也。然必先温其里。而后攻其表。所以然者。里气不充。则外攻无力。阳气外泄。则里寒转增。自然之势也。而四逆用生附。则寓发散于温补之中。桂枝有甘、芍。则兼固里于散邪之内。仲景用法之精如此。 四逆汤方 (见上) 桂枝汤方 桂枝白芍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稀热粥一升。 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 停后服。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 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有里虚脏脱者。亦有里实腑闭者。昔人所谓利者不利是也。按之心下坚。其证的矣。脉虽不实大。而亦未见微弱。自宜急下。使实去则利止。通因通用之法也。脉迟为寒。然与滑俱见。则不为寒而反为实。以中实有物。能阻其脉行之机也。夫利因实而致者。实不去则利不已。故宜急下。病已瘥而至其时复发者。陈积在脾也。脾主信。故按期复发。是当下之。令陈积去。则病本拔而愈。 大承气汤方 (见痉)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谵语者。胃实之征。为有燥屎也。与心下坚脉滑者大同。然前用大承气者。以因实而致利。去之惟恐不速也。此用小承气者。以病成而适实。攻之恐伤及其正也。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枳实(三枚)浓朴(三两炙)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得利则止。 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此治湿寒内淫。脏气不固。脓血不止者之法。赤石脂理血固脱。干姜温胃驱寒。粳米安中益气。崔氏去粳米加黄连、当归。用治热利。乃桃花汤之变法也。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此治湿热下注。及伤寒热邪入里作利者之法。白头翁汤苦以除湿。寒以胜热也。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下利后更烦者。热邪不从下减。而复上动也。按之心下濡。则中无阻滞可知。故曰虚烦。香豉、栀子。能撤热而除烦。得吐则热从上出而愈。因其高而越之之意也。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则愈。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通脉四逆汤主之。 挟热下利者。久则必伤脾阴。中寒清谷者。甚则并伤肾阳。里寒外热。汗出而厥。有阴内盛而阳外亡之象。通脉四逆。即四逆加干姜一倍。所谓进而求阳。以收散亡之气也。 通脉四逆汤方 附子(一枚生用)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甘草(二两炙)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赵氏曰。大肠与肺合。大抵肠中积聚。则肺气不行。肺有所积。大肠亦不固。二害互为病。大肠病而气塞于肺者痛。肺有积者亦痛。痛必通用。紫参通九窍。利大小肠。气通则痛愈。积去则利自止。喻氏曰。 后人有疑此非仲景之方者。夫讵知肠胃有病。其所关全在肺气耶。程氏疑是腹痛。本草云。紫参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 紫参汤方 紫参(半斤)甘草(三两)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 气利。诃黎勒散主之。 气利。气与屎俱失也。诃黎勒涩肠而利气。粥饮安中益肠胃。顿服者。补下治下。制以急也。 诃黎勒散方 诃黎勒(十枚煨)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 附方 千金翼小承气汤 治大便不通。哕数谵语。(方见上) 外台黄芩汤 治干呕下利。 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桂枝(一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此与前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治同。而无芍药、甘草、生姜。有人参、桂枝、干姜。则温里益气之意居多。凡中寒气少者。可于此取法焉。其小承气汤。即前下利谵语有燥屎之法。虽不赘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