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学说
关于中医病因学的发展源流及分类,远在《内经》理论形成时期,即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如《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汉代张仲景著《金匮要略》指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他将病因按其传变概括为三个途径。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前人病因分类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因学说”,他说:“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疮踒折,疰忤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始以六淫邪气为“外所因”,情志所伤为“内所因”,而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及虫兽所伤等则为不内外因。
阴阳五行学说为纲领
阴阳五行学说属古代哲学范畴,《易传·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医学将阴阳五行学说应用到医学领域,广泛地阐释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疾病现象,并用以指导诊断和治疗。在中医病因学形成发展过程中也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
中医学最早关于病因及分类的解释即是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如秦国名医医和所提出的“六气病源”说,谓“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淫生六疾,。淫者,过也,即邪气。六气以阴阳为纲,淫之六疾统于阴阳。“六气病源”说被称为病因理论之创始。《内经》更以阴阳为纲领,对病因进行阐释和分类。《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将邪气分为阴阳两大类,开后世病因分类之先导,并运用阴阳学说对属于阴或属于阳的邪气作了进一步深入说明。对生于阴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暴怒伤阴,暴喜伤阳”之分;生于阳者,在《灵枢·百病始生》有:“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之别。即天之气伤于上部肌表属阳,地之气袭人下部属阴。后人在《内经》的基础上对病因的阴阳分类又作进一步阐发。如王士雄在论述外感六气发病时,提出暑统风火均为阳,寒统燥湿均为阴(《温热经纬·外感温热篇》);张介宾承《内经》“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之说,提出:“凡伤脏者,皆病起于阴”,但亦有“伤心者,病在阳”,“伤肾者,病在阴”的不同。可见阴阳学说被用于说明病因的属性,病因分类的纲领,据此分析各种邪气所引起的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
整体观念为指导
《内经》在论述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时强调,人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在组织结构上不可分割,生理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界,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形成人体局部与整体统一,人与自然统一的天人内外统一体,并以阴阳五行学说说明人体内外的联系:人体以五脏为中心,概属六腑、奇恒之腑及五体、五官、五志等外应自然界;以四时五行阴阳为中心,概属五方、五季、五气、五味等,形成四时五脏相通应的整体联系法则。这一观点反映在病因学方面,是从人与自然统一关系的破坏、机体本身整体联系失调两方面来认识致病因素。因而,在《内经》中,自然界气候变化,地域方土失宜,情志失调,饮食劳倦都作为致病因素来研究,并认为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所伤五脏及其所属,临床证候表现皆是以整体联系为基础的。
外邪致病的整体观。外邪是指自然界气候变化而生之淫邪。人生活在自然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外因,疾病的发生无不受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即《金匮要略》所谓:“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外邪致病的整体观表现在:
①外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素问·生气通天论》有“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伤于湿”“冬伤于寒”之说。《素问·金匮真言论》曰:“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都体现了六淫发病的整体观。
②外邪致病各随其脏气所应。外邪发病,内通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吴昆注云:“风寒暑湿燥热,不当其位,是天之邪气也。风气入肝,寒气入肾,暑热之气入心,湿气入脾,燥气入肺,是害人之五脏也”。肝与春季相应,风气通于肝,风邪伤肝,春多肝病;肝开窍于目,主筋,故其病又多有目、筋的证候表现。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风伤筋”。
③外邪之生因地而异。地域有高下,气候有差异,邪因地而异。《素问·异法方宜论》有:东方者“鱼盐之地,海滨傍水,西方者“其民陵居而多风”,北方者“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南方者“阳之所盛处也”,中央者”其地平以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东方生风”、“南方生热”、“中央生湿”、“西方生燥”、“北方生寒”,都含有邪气因地域方位之不同而异的特点,故《内经》在研究外感邪气致病的规律时,地域方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内伤七情与五脏相应的整体观。情志与五脏相应,病则首伤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活动归属五脏而称五志,脏腑气血是产生情志活动的基础,情志活动又是脏腑气血功能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情志过用则会伤及五脏,如《灵枢·百病始生》说:“喜怒不节则伤脏”。根据情志与五脏的相应关系,而有“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之不同。又因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故情志所伤,五脏各有所属,总由于心。此外,《内经》对人的体质状态、自然界的变化、社会环境等因素在情志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亦非常重视,这种将内外环境相结合研究情志发病的整体观,对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具有启迪作用。
辨证求因为认识病因的方法
中医学认识病因,是采用由果析因的认识方法探求引起证候的原因,并由此认识疾病的病理过程,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即辨证求因。这种认识病因的方法亦源自《内经》。《灵枢·本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灵枢·外揣》更明确指出:“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辨证求因的机理由是彰之。病因作用于人体,致机体产生病理变化,临床必出现相应的证候表现,证候表现是果,由机体病变所产生,病因是病机变化之缘由,三者之间有着必然性的联系。通过分析证候,就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原因。病因不同,所致疾病的证候表现亦不同,故可根据证候表现推求其因。此外,运用辨证求因还应结合时令气候、情志变化和体质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有一些较为复杂的疾病会出现本质与征象不相一致的表现,此时更应详细诊察辨证,识别虚实真假,才能求得真实的病机和病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