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中医学及其医德的发展水平。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及传统文化的发展水平不同,医德的成就和进步也不同,特别是封建社会几个阶段的发展,更清楚地表明医德发展不是孤立的。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医德的关系,有利于医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1、中医折射出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
中医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前赴后继不断实践、领悟、总结出来的精华,其中充满了中国优秀的传统哲学思想:用人文科学的理念构建起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这种医哲交融现象是任何学科都不具备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释三种流派思想长期融合而来的,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其中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儒学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中庸等思想;道家的祸福相倚、对立统一、沉静无为等思想;佛教中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等思想,均对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强调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直接缔造了中医学的基本框架,为中医学的起步与发展找到了出发点与归宿。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五行相贯的藏象学说,阴阳互根的治疗原则无不打上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烙印。
2、传统语言文字是中医的坚固外壳
中医文化深刻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说,中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从语言文字来看,古人造“药”字,《说文解字》曰:“治病之草,从草,乐音。”揭示了药为治病之物,且中医治病以草类居多。古人发明酿酒技术后,始造“医”字,《说文解字》曰:“医,治病工也,从酉”。“医,病声,酒所以治病也。”造字之后,便有了语法、句读、修辞、训诂等等更为复杂的语言文化体系的零部件。中医就是借助这些零部件来组装其理论、体现其思维、传承其经验的。于是,便有了“医古文”。以医古文为代表的传统语言文字可以说是中医独特的、带有浓郁文学色彩的坚固外壳。
3、中国古代医家的行为闪现着道道光芒
中医集中体现的就是“中和”、“仁”、“义”、“爱心”等。这些都深刻融入了儒家、佛教、道教(三者简称为“儒释道”)的思想,而这些医家身上无不闪现着仁爱、自强和孝道。
仁爱: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加上天灾,连年瘟疫。不到十年,张仲景的宗族200多人死于疫病者达到三分之二,这激发了他勤求古训、学医救人,为中医辨证论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道:“医虽小道,能救殃疴。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
自强:药王孙思邈小时候体弱多病,要经常请医生诊治,“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周围贫苦百姓也因为患病弄得究困不堪,有的因得不到治疗而死去,这使他感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千金要方》自序)。因此,他十八岁开始“志于学医”,并下苦功,所谓“青衿(古学子所穿的衣,后称入学的生员)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千金要方》自序)。因自己多病虚弱而立志习医者还有《针灸甲乙经》的作者、针灸学之祖皇甫谧以及《外科十法》的作者程国彭等人。
孝道:明代医家汪机因母病而潜心学医,研读医学书,著作十分丰富。像他这样因亲人患病而发愤习医者还有“滋阴派”创始人朱丹溪等人。
4、中医蕴含着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
天伦与人伦、天理与人理、天道与人道、天理人情合二为一,谓之道德。《易》曰:“与天地合其德,君子之德也”。毫无疑问,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是几千年来行之有效的道德体系,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支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法宝。儒家创始者孔子提出了“仁”,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而“仁”的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道家创始者老子,把“慈爱”作为他的“三宝”之一。他要求人们要发扬“水”的品格,像“水”那样“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些中国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即为人要仁爱和本分。
有了这个道德基础,学医、业医便能站在更高尚的角度来提高自己的水平,并且,还能够扩大学习中医的队伍,使中医事业的发展真正成为一项事业,而非简单的谋生的手段,并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奉献终身的中医生。
5、中医体现了以“勤”为核心的职业观
中医吸收了传统文化很多门学科的精粹:中国古代哲学、兵学、武术等等。《内经》要求每一个医生要“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具有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古代名医注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不变”,培养自己深邃敏锐的哲学思辨和触类旁通的医学灵感。他们所反映的中医学人才的知识结构是以“文、医、史、哲四位一体”为特征的。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孙思邈“弱冠善读庄老及百家之书”,张景岳深究先秦诸子及宋明理学、教育家、临床家于一身。他们的成就见证了一个核心:“勤”。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就提到,学医要“精勤不倦”。树立以“勤”为核心的职业观,势必造就一批博古通今的中医生,势必推动整个中医事业的发展。时代在发展,实践证明,只有与时俱进、紧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就能获得旺盛的生命力。现代医学在这个方面已经作出了榜样。中医要发展,也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博积医源”的基础上,努力接受现代科学知识,如此,则有可能将传统中医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而促成中医理论和临床的发展和进步。
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没有很好的继承不可能有很好的创新,没有很好的继承就有可能导致学术的萎缩甚至消亡。传统文化在过去给了中医很丰富的营养,今天、未来,传统文化仍将是中医发展的营养来源。我们应该正视传统文化对中医的影响:中医学从诞生之日起,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和自我完善,这一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有时快,有时慢,但从历史看,绝没有停滞不前。中医学的发展有其固有的轨迹和规律,那就是它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就决定了二者的发展必然同步。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凝结的纽带,它存在的价值是民族灵魂之所寄,同时决定着民族的种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医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发展核心,以现代疾病谱系的变化为发展导向,以现代科技知识为发展手段,将临床疗效作为发展目的,遵守其特有的发展规律,在自我完善中不断创新发展,宏扬中医之要旨,迈向康宁之通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