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5510576400 注册 / 登录 欢迎访问中医药传承网!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做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
明代名医

孙一奎

发布时间:2021-01-20 21:08:36

孙一奎(1522—1619),明代著名中医学家。字文垣,号东宿,别号生生子。安徽休宁人。生活于明嘉靖万历年间。为汪石山的再传弟子。孙氏自幼聪颖,好学勤求,为寻师访友,曾远历湘赣江浙等地,广询博采,访问名贤,探冥搜奇,经三十年,不但为人治病多验,而且在学术理论上颇有建树,尤其对命门、三焦等理论研究,均有个人见地,为人决死生多能效验,临证投剂屡起沉疴,学验俱丰,故名噪当时。著述有《赤水玄珠》30卷,《医旨绪余》2卷及《孙氏医案》5卷。后来合称为《赤水玄珠全集》。孙一奎为明初医家汪机的再传弟子,学术上擅长温补,是新安医学与明代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因学养深厚、医效显著,故时人以此日孙思邈,医功更有神予以赞誉。

 

主要著作

 

孙一奎现存医学著作,有《赤水玄珠》30卷、《医旨绪余》2卷、《孙氏医案》5卷,三书合称《赤水玄珠全集》,又名《孙氏医书三种》,首次刊行于明万历十二年( 1584 )。另有《正脉启蒙》《本草刊伪》等书未能刊行。

 

1)《赤水玄珠全集》

 

《赤水玄珠全集》,又名《孙氏医书三种》,孙一奎撰。刊于万历十二年(1584)。现存刻本有明副本、四库全书本、1914年上海著易堂书局铅印本、198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等10多种。

 

1、《赤水玄珠》

 

《赤水玄珠》是孙一奎的主要代表作,是其集三十年研究心得与临床经验所作。全书30卷,详尽地论述了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表现、治疗方法、处方用药等内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称:于寒热虚实表里气血八者,谆谆致意,其辨古今病证名称相混之处,尤为清晰。¨

 

《赤水玄珠》全书共30卷,总计130余万字。全书第一至十九卷主要为内科(包含五官、咽喉等科的内容),包括风、瘟疫、火热、暑、湿、燥、寒、头痛、面、目、鼻、耳、口、舌、齿、咽喉、腹痛、胁痛、心痛、呕吐哕、腰痛、水肿、胀满、痞气、吐酸、停饮、痰饮、怔忡惊悸、咳嗽、喘、哮、疟、泄泻、痢、气、血、虚怯虚损痨瘵、郁证、痿证、脚气、白浊、梦遗、汗、消瘴、痹、内伤、积聚、癫狂痫、颤振、瘛疭、痘、不得卧多卧、烦躁、健忘、癃、遗溺、脱肛、前阴诸疾、疝气、霍乱、中恶客忤、咳逆、噫、下气、嘈杂、眩晕、喑、疸、厥证、伤寒等70余门,涵盖了几乎内科所有病证;第二十至二十四卷为妇科,虽并未分门,但也依照

 

经、带、胎、产及妇人杂病的顺序全面论述妇科内容;第二十五至二十八卷为幼科,其中第二十五、二十六两卷立有初诞、脱肛、哮喘、咳嗽、吐泻、癖、淋、遗尿、外肾光肿、痢、疟、吃泥、吃生米、耳、龟胸龟背、

 

虫、疳、痫18门,分述小儿诸病;第二十七、二十八两卷则为孙氏所著《痘疹心印》一书,专述小儿痘疹的辨治法则;第二十九、三十两卷为外科门,论述外科诸病的诊疗。

 

2、《医旨绪余》

 

《医旨绪余》2卷,计78篇,上卷45篇,下卷33篇。《医旨绪余》主要汇集了孙一奎对医学的思考与见解,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医论著作,也是孙一奎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全书集诸家之说,主要论述太极、阴阳、五行、脏腑气血、三焦包络、命门相火、经络腧穴、疾病诊断及内伤杂病等问题,书中结合易学原理与理学观点,对命门、相火、气、火等医学理论做出新的阐发,并有对痰证诊断与治疗,咳、喘、哮等病证的鉴别,对张仲景等医家及其著述的评价等内容,均汇集其学医之体会、见解,内容颇多可取,充分体现了孙一奎的主要学术思想。

 

3、《孙氏医案》

 

《孙氏医案》(又称《生生子医案》《孙文垣医案》)5卷,由其子朋来、泰来及门人余煌、徐景奇等人选编而成,内含《三吴医案》2卷、《新都医案》2卷、《宜兴医案》1卷,计398案。内容以地名汇集,依时间先后为序,涉及温热时疫、内科杂症、妇人胎产、幼童虫麻以及耳目诸疾。孙氏医案辨证精详,立法得当,遣药合理,疗效突出,尤其在诊病时注意询问病史,分析脉证不落常套,有着极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2)其他著作

 

孙一奎尚有《痘疹心印》2卷,是其搜集大量痘疹方书,节录各家成法,参以己意,会而同之(《痘疹心印·小引》),详细记述了小儿痘疹的各种诊断与治疗方法。本书成书于明万历丁酉年( 1597),后并人《赤水玄珠》一书中,为其第二十七、二十八卷痘疹门

 

此外,据张一群先生考证徐显卿所撰《文垣孙君墓志铭》载:其所著述甚具,若《医旨绪余》,载命门之说、相火之辨,正朱彦修之讹,最所独得。其博综见《赤水玄珠》。其治病以意应机,载历验医案。其未梓行者有《正脉启蒙》《本草刊伪》等尚多。可知孙一奎尚有《正脉启蒙》《本草刊伪》等书未能刊行,今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学术内容

 

论三焦相火

 

三焦外有经而内无形 三焦之说,一直是学术上争议的问题。其说首先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灵枢·五癃津液别论》说:三焦出气,以温分肉。《营卫生会》又说: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提出了三焦的功能。在《灵枢·本脏》篇又有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粗而美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提出了三焦有厚、薄、缓、急、直、结的形状。而在《难经。三十八难》却说:三焦为原气之别使,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于少阳,此外府也。一者提出了三焦有形,一者提出了三焦无形,因而引起了后世医家对三焦形质的争议。

 

孙一奎对此进行阐发,他同意三焦有名无形之说,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或曰,子以《难经》三焦无形之言为是,{灵枢·本脏》篇论三焦者,皆谓有厚、薄、缓、急、直、结、纵横?惟其有形,乃有此语。余曰:《本脏》篇论三焦者,非特为三焦有物如是也。厚、薄、直、结、缓、急语,为膀胱而言也。合通篇脏腑配应而观,其义自见。据五脏各有一腑为应,三焦为孤府,又为外府,又为中渎之府。按渎者,水也。膀胱为津液之府,亦水也。三焦之为决渎之官,膀胱之用也。又为肾伺原气之使,以其无形;故附膀胱而言之。何以然?黄帝曰:愿闻六府之应。岐伯曰: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胱结也。三焦原非五行正府,而无所应,故称外府、孤府,因帝以六府之应为问。三焦既为膀胱之用,原气之使,故以膀胱合而应之,以答六府之应如此也。又《本输》篇曰: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此五脏五腑五行正配合者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府之所与合者。合二篇观之,三焦属肾与膀胱,故附膀胱而言,非为三焦有物如是也,《论勇》篇之纵横,及诸篇言有形者,多类此。或曰:三焦既无形如此,何《气府}篇有少阳脉气所发者三十二穴?《缪刺》篇有少阳之络?《经脉》篇有三焦少阳之脉?《经别》篇有少阳心主之正?《经筋》篇有少阳心主之筋?《卫气》篇有少阳心主之本?《阴阳二十五人》篇言手少阳之上,血气盛则眉美而长等语,似涉有形,今日无形,然则,彼皆非耶?余曰:所谓有形者,指其经依附各属经络而流贯者也。盖手少阳乃十二经中之一经,其动脉原有起止,亦有脉络、经筋、俞穴出入相应,以经络乎上中下一身也,非谓无其经脉,而虚作一气看也。因有此经,故有此病。云无形者,指其府也,以其无特形,·故称外府。若独指其经脉起止、俞穴主病等语,便谓是有形之府,不思奇经中如冲、任、督等脉,皆有起止,亦皆主病,冲为血海,任主胞胎,有形之说,不必辨而其缪自明矣。这一段论述的基本观点有三:一、三焦属六腑,在五脏肝、心、脾、肺、肾与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互有相配,三焦无形,只能依附膀胱,而称之为外府与孤府;二、三焦原非正府,外无所应,《内经》提出的腠理毫毛之应是属膀胱之所应,三焦附于膀胱,故亦与腠理毫毛相应;三、经脉之中虽有手少阳三焦经,但它只是与冲、任、督、带诸经脉一样,是属于没有本经的有形脏腑可言的经脉,不能以经络的存在便认为三焦有形。孙氏的这些观点,为《难经》的三焦无形说提出了理论根据。

 

三焦相火说

 

《脉诀》一书中,曾记有命门配三焦属相火之说,赵献可等医家亦认为命门内寄相火。孙一奎对此提出异议,他明确提出:命门不得为相火,三焦不与命门配。他接受了朱震亨相火沦的观点,认为"三焦、包络为相火。三焦属腑,包络届脏,它们之间不同于其他五脏与五腑的关系。孙氏认为:三焦为气父、为表;包络为血母、为里。二者俱属手经,相为表里。盖包络上归于心,心主血脉,又属六脏之一,属阴,故为血母,为里;三焦主持诸气,为气化之通路,属六腑之一,属阳,故为表。正因为二者一主气,一主血,二者配合,协调一身之气血,主持一身气血之运行,故对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孙氏虽认为三焦不与命门相配,但命门却是三焦之原,即三焦内寄之相火,始于命门的原气,出于上焦,为原气之别使。孙一奎引证《难经本旨》之说以论三焦的作用:所谓三焦者,于膈膜脂膏之内,五脏六腑之隙,水谷流行之关,其气融会于其间,熏蒸膈膜,发达皮肤、肌肉,运行四旁,曰上中下,各随鄙份所属而名之,虽尤其实,合内外之实而为位者也营卫出于三焦,而所以营于中,卫于外,大气搏于胸中以行呼吸。使脏腑各司其职,而四肢百骸奠安者,孰非相火斡旋之功哉。孙氏引用《难经本旨》和自己阐发的这段文字,只是表明三焦有主持人体内外上下诸气运行的作用,这些功能正足以表明三焦内寄相火。

 

论命门动气

 

命门为人体生命之本,首见于《难经》,提出了其功用为诸精神之所舍,元气之所系,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该理论至明代有了进一步发展,其中孙一奎作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孙一奎认为《难经》之说值得重视,故其对命门的认识,基本与《难经》相一致。他认为:夫二五之精,妙合而凝,男女未判,而先生两肾,如豆子果实,出土时两办分开,而中间所生之根蒂,内含一点真元,以为生生不息之机,命曰动气,又曰原气,禀于有生之初,从无而有,此原气者,即太极之本体也。名动气者,盖动则生,亦阳之动也,此太极之用所以行也。两肾,静物也,静则化,亦阴之静也,此太极之体所以立也。动静无间;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也,其斯命门之谓欤。这一段论述的中心意思是命门内含原气,与《难经》认为命门为原气之所系相一致。不过孙氏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其论点为:一、原气来源于先天,由父母之精相合而化生,在胎儿孕育期间即已经存在,所谓男女未判,而先生两肾即是此意;二、此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所谓生生不息之机,孙氏在文中举豆子果实为例,将原气比为豆办中之根蒂,有此根蒂才可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有此原气则五脏六腑相继而成,有了人体生长发育之机;三、原气即人体的太极之本体,所谓太极,是从《周易》而来,《系辞》曾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后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认为宇宙自然界,先无极而后太极,太极而后阴阳,太极的哲学概念是指原始混沌之气,指阴阳未分之前的混元一气,是阴阳之根。孙氏以太极来比喻原气,是说明原气乃是人体阴阳之本,是生命之本原。故孙氏总结命门之功用时说:命门乃两肾中间之动气,非水非火,乃造化之枢纽,阴阳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极,五行由此而生,脏腑相继以成。

 

孙一奎不同意命门内寄相火。他认为《难经》中仅提出命门藏精系胞、舍精神、系原气的作用,而并未提及命门相火。后世医家有人提出了命门内寄相火、命门属相火的认识,认为心与命门,千主君火,一主相火。孙氏认为此说不妥。盖命门在两肾之间,有如《周易》之坎卦,坎卦的卦象为三,是一阳居于二阴之中,——代表阴爻,——代表阳爻,两肾属坎中之阴,命门属坎中之阳,因此,命门渭之阳则可,谓之火则不当。孙氏说:如彼谓一阳居于二阴之间,无乃指一阳为火耶?然则,离以一阴居二阳之间,又作何说也。坎中之阳,即两肾中间动气,谓之阳则可,谓之火则不可。这里,孙氏以离卦来印证坎卦,因为离卦居于南方,火属离卦,而其卦象为三,系一阴陷于二阳之中,既然火的卦象有阴爻又有阳爻,而命门居两肾之间,有如坎卦内的阳爻,故只能称作阳,不能称作火。

 

关于命门属阳属火、是内寄相火还是为人身动气的问题,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一个争论点。对此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盖言命门属阳者,是从命门与两肾之间的关系而言,因为命门与两肾,肾主水属阴,命门内寄相火属阳,可以认为命门属阳者有其理论根据与意义。言命门属火者,是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的,其一、以火与水代表阳与阴,因为两肾主水为阴,命门为阳则属火,这个火的含义与阴阳中的阳是相一致的;其二、命门的功用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称之为相火,强调其与君火共同为人体牛命活动的主要根源,与《内经》所称的少火是一个含义,从这一角度出发,这种认识亦是为了说明命门的作用与肾命之间的关系,亦有道理。至于命门相火与动气之说,表面看来是从火与气的不同角度来阐发,其实二者之间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动力来源,而相火的含义亦是人身之动气,朱震亨曾说:火内阴而外阳,主乎动者也,凡动皆属于火,亦强凋了其是人体的动力来源,亦含有物质性与功能性两个方面的内涵。故尔,相火的内涵与气是一致的,只不过气是对精血而言,而火是对水而言,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不同名词,所以二者均有其根据与道理,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应当结合起来认识则更臻于全面。

 

孙氏论命门,不仅对其功用加以阐发,对命门的位置亦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命门居于两肾之间,但并不是一个具有形质的脏器,所以既无动脉之形诊,又无经络之所指。其次,他认为命门的位置,虽在于两肾之间,即命门穴所在之处,但仅仅是肾间动气之所在,是一种生生不息、造化之枢机而已。对有的医家以《内经》七节之傍,中有小心句下,杨上善注称脊有三七二十一节,肾在下七节之傍,肾神曰志,后人称此志心当为命门,孙氏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内经》的七节之下应当从脊上往下数,故此志心当是心包络而不是命门,并认为《内经》有桴鼓不浮,上控志心之说,王冰有心气不足的解释以为佐证。孙一奎的这一观点,虽与一些医家看法不一,但后世对此并未十分重视,这是因为在中医学里,重视命门的作用,而对其位置因与临床应用关系较小,故忽略而不予重视的缘故。

 

倡医易同源

 

孙一奎出身于儒学世家,自幼研读《易经》,且对易学有极深的造诣。孙一奎特别重视易学思想对医学理论的认识,尝试援易论医。在其著作《医旨绪余》中,通篇结合易学原理与理学观点,对医学理论进行新的阐发。孙一奎还在书中立有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论一篇,极力言医易相通之理。其日:深于《易》者,必善于医。精于医者,必由通于《易》。术业有专攻,而理无二致也……故曰: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医易同源之说的首倡者。

 

人身内景说

 

中医的解剖学,可以追溯到《内经》之前的先秦时期,到了明代,各家分流的趋势明显,理论探索与学术争鸣之风日盛,客观上推动了藏象学大发展。而解剖学作为藏象学的理论基础,在这一时期也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尤其是对人体脏腑形态结构的认识,得到了当时医家的普遍关注。

 

孙一奎非常重视人身内景的研究,他提出:医要先识人身内景,脏腑形质,手足经上下,宗气、营气、卫气,呼吸出纳,三焦始终,及各经表里、阴阳、金、木、水、火、土,部位、配合、命名之义,上下不得错综,一经不得两配。(《赤水玄珠·凡例》)若医家内景不明,辞书不究,局局然守草根、树皮之末方则是舍本求末,必然会导致左右抵牾、自相矛盾的结果。为此,孙一奎在其著作《医旨绪余》中专门立有《人身内景说》一篇,解说人身之脏腑官窍甚为明晰。同时,其更为重视且有所阐发的命门、三焦、包络、相火及手足经配合等理论,更是另立篇章详加论述。

 

辨三焦与心包络

 

关于三焦,《内经》《难经》以降,历来争议颇多。孙一奎以《灵枢》《素问》为宗,反驳马莳在《难经正义》中有关三焦的认识,全面阐述了他对三焦的理解,对后世具有较大的影响。

 

关于三焦与包络的关系,孙一奎提出三焦为气父,包络为血母的观点。所谓气父、血母是从心、肺而来。心主血,肺主气,二脏皆居膈上,而三焦(上焦)、包络皆处膻中,故有此说。手少阳三焦之脉布膻中,散络心包;手厥阴心主之脉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因其脉上下交络之故。又二者皆属手经,均属相火,所以,以类相从,互为表里。由此,孙一奎提出三焦为气父。是心主之表;心包络为血母,是三焦之里(《医旨绪余·难经正义·三焦评》)。然而,由于脏有声色臭味,腑有出纳受盛,而三焦、包络二经俱无,因此终归与其他五脏五腑不同,虽是表里,却并不能称为脏腑。故日:心包非脏也,三焦非腑也。

 

论天人君相之火

 

相火之说出自《内经》,在金元之后逐渐为众多医家所关注。然而由于各家理解不同,相火的概念始终未得以确切的解释,如有以阴火为相火者,有以五志之火为相火者。而朱丹溪则又以龙雷之火为相火,并说君火为人火,相火为天火。孙一奎认为以上诸说皆非,他从辨析朱丹溪之论人手阐发自己的观点。

 

孙一奎认为,君火犹君主,应君之德,虽属火而至尊而无为,惟正火之名;相火犹宰相,奉行君命,守其位而司其职。故《内经》曰君火以明(名),相火以位。故君火在人身之中即为心火,乃人体之主宰,而相火则为包络、三焦之火,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动力,二者是相辅相成而不可偏废的。

 

论呼吸与气化

 

孙一奎在其命门学说中曾提出,命门所藏之肾间动气为人之生生不息之根。因此,他对呼吸功能也格外重视,尤其强调肾主纳气的作用。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