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鉴〕呕家呕吐或谷或水。或痰涎。或冷沫。令呕而有脓。此内有痈。脓溃而呕。非呕病也。故曰。不可治。呕脓尽自愈。赵良曰。此痈之在胃脘上口者也。若过半中。在肺之下者。脓则不从呕出。而从大便出矣。(详伤寒论辑义厥阴篇。)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 呕家本渴。令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此属饮家四字。千金作小半夏汤主之。呕家本渴以下。见饮病篇。此属支饮。饮病篇。作小半夏汤主之。)〔尤〕呕家必有停痰宿水。先呕却渴者。痰水已去。而胃阳将复也。故曰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因热饮水过多。热虽解而饮旋积也。此呕因积饮所致。故曰此属饮家。呕家本渴。水从呕去故也。今反不渴者。 以宿有支饮。在心下。愈动而愈出也。故曰此属支饮。 外台。载呕家本渴以下。而注云。张仲景杂方。此证当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方在支饮门中。 问曰。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 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 今脉反弦。故名曰虚。(太阳中篇。阳微作阳气微。故也之间有吐字。无问曰及何也师曰字。)〔尤〕脉数为热。乃不能消谷引饮。而反吐。以发汗过多。阳微膈虚所致。则其数为客热上浮之数。而非胃实气热之数矣。客热如客之寄。不久即散。故不能消谷也。脉弦为寒。乃不曰寒。而曰虚者。以寒在于上。而医反下之所致。故其弦。非阴寒外加之弦。而为胃虚生寒之弦矣。胃虚且寒。阳气无余。则朝食暮吐。而变为胃反也。读此知数脉弦脉。均有虚候。曰热曰寒。盖浅之乎言脉者耳。 〔鉴〕问曰病患脉数。至胃中虚冷故也等句。已详伤寒论阳明篇内。错简在此。且与脉弦者虚也。文义不属。 巢源云。夫荣卫俱虚。血气不足。停水积饮。在于胃管。则脏冷。脏冷而脾不磨。脾不磨则宿谷不化。 其气逆而成胃反也。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牢大如。往来寒热。甚者食已则吐。其脉紧而弦。紧则为寒。弦则为虚。虚寒相搏。故食已则吐。名为反胃也。圣惠论云。夫反胃者。为食物呕吐。胃不受食。言胃口翻也。则有因饮酒过伤所致。则有因忧悒怏。蓄怒肠结。胃翻所致。则有宿滞痼癖。积聚冷痰。久不全除。致成兹疾。其中有才食便吐。有食久乃翻。 不可一概用方。切在仔细体认也。案反翻同。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鉴〕按此条文义不属。必是错简。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虚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虚则。脉经。千金。赵本尤本。并作涩则。千金。脉紧上。有趺阳二字。案金鉴云。 虚则伤脾之虚字当是涩字。是传写之讹。未考诸本也。)〔程〕经曰。趺阳脉浮而涩。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夫浮为虚。涩为血不足。趺阳得之。必知脾气不治。华佗曰。脾主消磨水谷。闻声则动。动则磨胃。而主运化。今胃能纳。而脾不能磨。则胃中之谷。必不能消。是以朝食而暮吐。暮食而朝吐。为胃反之证也。 〔尤〕胃为阳。脾为阴。浮则为虚者。 胃之阳虚也。涩则伤脾者。脾之阴伤也。谷入于胃。而运于脾。脾伤则不能磨。脾不磨。则谷不化。而朝食者暮当下。暮食者朝当下。若谷不化。则不得下。不得下。必反而上出也。 〔魏〕紧者。寒盛也。涩者。 津亡也。胃中因虚而寒。因寒而燥。因燥而津枯。正不足而邪有余。反胃之病。难治可决矣。欲补阳而津枯。 有妨于补阳。欲生津而阳衰。有碍于补阴。棘手难下者。要在乎失治于早而已。 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 〔尤〕病患欲吐者。邪在上而气方逆。若遽下之。病气必与药气相争。而正乃蒙其祸矣。否则里虚邪入。 病气转深。或痞或利。未可知也。故曰不可下之。 〔程〕欲字。作吐而未吐之义。使人温温欲吐也。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徐云。哕。恐呕字。案厥阴篇。亦作哕。)〔沈〕此明实哕之治也。哕者。俗谓呃也。 〔鉴〕赵良曰。腹满为实。实则气上逆。而作哕。故必视其前后。何部不利。而利之则满去。而哕止。 〔魏〕胃气上逆。冲而为哕。治法当视其前后。审大小便调不调也。前部不利者。水邪之逆也。当利其小便。而哕愈。后部不利者。热邪实也。当利其大便。而哕愈。 活人书云。前部不利。猪苓汤。后部不利。调胃承气汤。 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尤〕胸中。阳也。呕而胸满。阳不治而阴乘之也。故以吴茱萸。散阴降逆。人参姜枣。补中益阳气。 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详伤寒辑义阳明篇。)肘后方云。治人食毕噫醋。及醋心。(即本方。外台。引延年。作食讫醋咽多噫。)三因方云。病者心膈胀满。气逆于胸间。食入即呕。呕尽却快。名曰气呕。胃者足阳明合。荣于足。今随气上逆。结于胃口。故生呕病也。茱萸人参汤。治气呕胸满不纳食。呕吐涎沫。头疼。(即本方。)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方见上。)〔徐〕干呕者。有声无物也。物虽无。而吐涎沫。仲景曰。上焦有寒。其口多涎。上焦既有寒。寒为阴邪。格阳在上。故头痛。比胸满而呕。似有轻重表里不同。然邪必乘虚。故亦用茱萸汤。兼补以驱浊阴。谓呕有不同。寒则一也。(详伤寒论辑义厥阴篇。)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尤〕邪气乘虚。陷入心中。中气则痞。中气既痞。升降失常。于是阳独上逆而呕。阴独下走而肠鸣。 是虽三焦俱病。而中气为上下之枢。故不必治其上下。而但治其中。黄连黄芩。苦以降阳。半夏干姜。辛以升阴。阴升阳降。痞将自解。人参甘草。则补养中气。以为交阴阳通上下之用也。 〔徐〕亲见一乳母。吐呕五日。百药不能止。后服干姜黄连二味。立止。即此方之意也。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甘草(三两炙)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详伤寒论辑义太阳下编。)外台。删繁。半夏泻心汤。疗上焦虚寒。肠鸣下利。心下痞坚。 于本方。去大枣。加桂心三两。(出霍乱门。)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徐〕伤寒论。芩甘枣芍四味。为黄芩汤。治太阳少阳合病。盖太少之邪合。而内入则协热而利。 故以黄芩为主也。然邪既内入。或有复搏饮者呕多。此其明证矣。故加半夏生姜。 〔程〕干呕者。无物呕出也。中焦不和。则气逆于上。而作呕。迫于下而为利。故用半夏生姜。入上焦以止呕。甘草大枣入中焦以和脾。黄芩芍药。入下焦以止利。如是则正气安。而邪气去。三焦和。而呕利止。 巢源云。干呕者。胃气逆故也。但呕而欲吐。吐而无所出。故谓之干呕也。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大枣(十二个)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方见痰饮中。)〔鉴〕赵良曰。呕吐谷不得下者。有寒有热。不可概论也。 食入即吐。热也。朝食暮吐。寒也。此则非寒非热。由中焦停饮气结而逆。故用小半夏汤。 外台。伤寒呕哕门。仲景伤寒论。呕哕。心下悸痞硬不能食。小半夏汤。又呕哕。心下痞硬者。以膈间有水。头眩悸。小半夏加茯苓汤。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外台无而字解字。)〔程〕上章言先呕却渴。此为欲解。今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亦与上证不殊。故急与之。以和胃。然思水之人。又有得水而贪饮。则胃中热少。不能消水更与人作病。故思水者。用猪苓。以散水饮。 〔尤〕呕吐之余。中气未复。不能胜水。设过与之。则旧饮方去。新饮复生。故宜猪苓散。以崇土而逐水也。 兰台轨范云。伤饮恶饮。此乃常理。若胸中有水。则津液下流。反口干思水。但不能多饮耳。 猪苓散方 (外台。引仲景伤寒论。)猪苓茯苓白术(各等分○千金云各三两)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千金。猪苓散。治呕而膈上寒。(即本方。)外台。服法后云。欲饮水者。极与之。本虚与水。则哕。攻其热亦哕。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魏〕呕而脉弱者。胃气虚也。小便复利。气不足以统摄之。脱而下泄也。身有微热见厥。内积阴寒。 外越虚阳。阳衰阴盛。其呕为阳浮欲越之机也。见此知为难治。非寻常火邪痰饮之呕也。主之以四逆汤。益阳安胃。温中止逆。亦大不同于寻常寒热错杂治呕之方也。附子辛热。干姜辛温。甘草甘平。强人倍用。以急回其阳。勿令飞越。则呕可止也。(详伤寒论辑义厥阴篇。) 四逆汤方 (外台。引仲景伤寒论。)附子(一枚生用)干姜(一两半)甘草(二两炙)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程〕神农经曰。疗寒者。以热药。内经云。寒淫于内。 治以甘热。四逆汤者。辛甘大热之剂也。故用附子以回阳散厥。干姜以去寒止呕。甘草以调和血脉。 三因方。四逆汤。治寒厥。或表热里寒。下利清谷。食入则吐。或干呕。或大汗大吐大下之后。四肢冰冷。五内拘急。举体疼痛不渴。脉沉伏。(即本方。)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亦见厥阴篇。)〔魏〕呕而皮肤发热者。伤寒病。少阳经证也。合以口苦咽干目眩。而少阳病全。但见呕而发热。虽非伤寒正病。亦少阳经之属也。主之以小柴胡。表解里和而病愈。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详伤寒论辑义太阳中篇。)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原注〕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台云。治呕心下痞硬者。○案今千金。入。作已。即吐。作即呕吐。)〔鉴〕高世曰。朝食暮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胃反但吐不呕。然吐不离乎呕。故曰胃反。呕吐者用半夏。助燥气以消谷。人参补元气。以安胃。白蜜入水扬之。使甘味散于水中。水得蜜而和缓。蜜得水而淡渗。庶胃反平而呕吐愈。李升玺曰。呕家不宜甘味。此用白蜜。何也。不知此胃反。自属脾虚。经所谓甘味入脾。归其所喜是也。况君以半夏。味辛而止呕。佐以人参温气而补中。胃反自立止矣。 大半夏汤方 半夏(二升洗完用)人参(三两)白蜜(一升○千金有白术一升生姜三两)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药。 取二升半。温服一升。余分再服。(千金云。扬之二三百下。外台云。本论。治反胃支饮。水用泉水。)三因痰呕门。大半夏汤。治心气不行。郁生涎饮。聚结不散。心下痞硬。肠中沥沥有声。食入即吐。(即本方。)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原注〕外台方。又治吐水。○外台引必效云。疗胃反吐水。及吐食。)〔鉴〕吐者。有物无声之谓也。朝食暮吐者寒也。食已而吐者火也。以寒性迟。火性急也。故以大黄甘草汤。缓中泻火。火平自不吐也。王肯堂曰。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又用大黄甘草。治食已即吐何也。曰欲吐者。其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而逆之使下。则必抑塞愤乱而益甚。故禁之。若既已吐矣。吐而不已。有升无降。则当逆而折之。引令下行。 无速于大黄。故取之也。 〔尤〕东垣通幽汤。治幽门不通。上冲吸门者。亦是此意。但有缓急之分耳。 案食入即吐。名回食。出于龚氏回春。当考。 肘后云。治人胃反不受食。食毕辄吐出。 大黄甘草汤方 大黄(四两)甘草(一两○肘后作二两千金外台同)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千金。味下。有咀二字。○外台云。如得可则隔两日。更服一剂。神验。千金不传。此本仲景伤寒论方。)千金翼云。主脾气实。其人口中淡甘。卧愦愦痛无常处。呕吐反胃方。 大黄(六两)上一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分再服。又主食即吐。 并大便不通者。加甘草二两。煮取二升半。分为三服。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茯苓泽泻汤主之。 〔尤〕猪苓散。治吐后饮水者。所以崇土气胜水气也。茯苓泽泻汤。治吐未已。而渴欲饮水者。以吐未已。知邪未去。则宜桂枝甘姜。散邪气。苓术泽泻。消水气也。 〔鉴〕李云。吐而渴者。津液亡而胃虚燥也。饮水则水停心下。茯苓泽泻降气行饮。白术补脾生津。此五苓散原方之义也。然胃反。因脾气虚逆。 故加生姜散逆。甘草和脾。又五苓散。治外有微热。故用桂枝。此胃反无表热。而亦用之者。桂枝非一于攻表药也。乃彻上彻下。达表里。为通行津液。和阳治水之剂也。 茯苓泽泻汤方 (〔原注〕外台治消渴脉绝。胃反吐食者。有小麦一升。○案外台。脉上。有阴字。此本出千金。并用小麦三升。外台。引千金。出消渴门。)茯苓(半斤)泽泻(四两○外台作茯苓)甘草(一两)桂枝(二两○千金外台作三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千金外台用三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程〕此方。乃五苓散。去猪苓。加甘草生姜。以猪苓过于利水。故去之。甘草生姜。长于和胃止吐。故加之。茯苓白术泽泻桂枝。相须宣导。补脾而利水饮。 〔魏〕服法。后煮泽泻。取其阴性以利水。不宜煮之太过也。 兰台轨范云。此治蓄饮之吐。内泽泻再煮。似先煮五味。后煮泽泻。 外台。集验。茯苓小泽泻汤。疗胃反吐而渴者。(千金无方名。)于本方。去白术生姜。加半夏。(千金云。一方入生姜四两。)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程〕此证贪饮。与上证欲饮水。猪苓散之思水不同。夫贪饮者。饮水必多。多则淫溢上焦。必有溢饮之患。故用此汤。以散水饮。方中皆辛甘发散之药。故亦主微风脉紧头痛。 〔尤〕用麻黄杏仁等发表之药者。必兼有客邪。郁热于肺不解故也。观方下云。汗出即愈。可以知矣。 文蛤汤方 文蛤(五两)麻黄甘草生姜(各三两)石膏(五两)杏仁(五十个)大枣(十一枚)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程〕此大青龙汤。去桂枝。盖文蛤。水停于里。文蛤之咸寒。可以利水而消饮。水溢于外。青龙之辛热。可以胜湿而解表。此汤与茯苓泽泻汤。猪苓散。皆预防水饮之剂。 张氏医通云。是方即大青龙汤。无桂枝。有文蛤。大青龙主发散风寒两感。今是证初不言外邪。而用取汗。何哉。 盖因阳明经中有实热。所以贪饮。故用麻黄杏仁。开发腠理。甘草姜枣。调和营卫。石膏解利郁热。文蛤直入少阴。散水止渴。为太阳少阴二经散邪涤饮之圣药。故又主微风脉紧头痛之疾。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魏〕干呕吐逆。吐涎沫者。亦胃中虚寒。津液变为涎沫。随逆气上冲作呕也。干呕无物。止有涎沫。 虚邪非实邪可知矣。主之以半夏干姜散方。犹之小半夏汤惟易生姜为干姜。以生姜性僭上而发越。不如干姜之辛温为度。专功理中也。用意亦甚微也。 〔尤〕与前干呕吐涎沫头痛不同。彼为厥阴阴气上逆。此是阳明寒涎逆气不下而已。故以半夏止逆消涎。干姜温中和胃。浆水甘酸调中引气。止呕吐也。 半夏干姜散方 (千金无方名。)半夏干姜(各等分)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千金。作上二味。咀。以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日三。)〔程〕脾寒则涎不摄。胃寒则气上逆。故干呕吐涎沫也。半夏之辛以散逆。干姜之热以温脾。煎以浆水者。藉其酸温。以通关利膈也。此证与茱萸汤迥别。以不头痛也。 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无奈。外台作彻无聊赖四字。哕下无彻字。)〔沈〕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诚不是喘。不是呕。不是哕也。彻者通也。仅是通心中。愦愦然无奈。即泛泛恶心之义也。 〔尤〕寒邪搏饮。结于胸中。而不得出。则气之呼吸往来。出入升降者阻矣。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皆寒饮与气相搏互击之证也。且饮水邪也。心阳脏也。 以水邪而逼处心脏。欲却不能。欲受不可。则彻心中愦愦然无奈也。生姜半夏汤。即小半夏汤。而生姜用汁。则降逆之力少。而散结之力多。乃正治饮气相搏。欲出不出者之良法也。 生姜半夏汤方 (外台伤寒呕哕门。引仲景伤寒论。作生姜汁半夏汤。云兼主天行。)半夏(半升)生姜汁(一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汁。煮取一升。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服。止停后服。(外台。作以水三升。煎半夏取一升。内姜汁取一升半。绵漉小冷。分二服。一日一夜服令尽。呕哕一服得止者。停后服。)〔鉴〕李曰。生姜半夏辛温之气。足以散水饮。而舒阳气。然待小冷服者。恐寒饮固结于中。拒热药而不纳。反致呕逆。今热药冷冻饮料。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情且不违。而致大益。此内经之旨也。此方与前半夏干姜汤略同。但前温中气。故用干姜。此散停饮。故用生姜。前因呕吐上逆。顿服之。则药力猛峻。 足以止逆降气。呕吐立除。此心中无奈。寒饮内结。难以猝消。故分四服。使胸中邪气。徐徐散也。 外台。必效。疗香港脚方。 大半夏(三两净削去皮)生姜汁(三升)上二味。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空腹一服尽。每日一剂。三剂必好。此方梁公家出方。始有本。奇异神效。 又文仲。疗香港脚入心。闷绝欲死者。 半夏(三两洗切)生姜汁(一升半)上二味。内半夏。煮取一升八合。分四服。极效。 又深师。疗伤寒病不止。半夏散。 半夏(洗焙干)上一味。末之。生姜汤和。服一钱匕。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肘后云。治卒呕。又厥逆方。)〔程〕干呕哕。则气逆于胸膈间。而不行于四末。故手足为之厥。橘皮能降逆气。生姜为呕家圣药。 小剂以和之也。然干呕非反胃。厥非无阳。故下咽气行即愈。 〔尤〕未可便认阳虚。而遽投温补也。 橘皮汤方 (外台。引仲景伤寒论。名小橘皮汤。云兼主天行。)橘皮(四两)生姜(半斤○外台作去皮八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外台。二味下。有狭长切三字。)外台。广济。橘皮汤。疗呕哕不止。 于本方中。加枇杷叶甘草。 又延年。人参饮。主吐。 于本方中。加人参。 又范汪半夏汤。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疗心腹虚冷。游痰气上。胸胁满不下食。呕逆胸中冷。 于本方中。加半夏。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魏〕哕逆者。胃气虚寒固矣。亦有少挟虚热作哕者。将何以为治。仲景主之。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行气清胃。而毫不犯攻伐寒凉之忌。佐以补中益气。温胃之品。而胃气足胃阳生。浮热不必留意也。上诸方于呕吐哕家。浅深缓急之治。可谓至详尽矣。 案哕。说文。气牾也。杨上善注阴阳应象大论云。气折也。王氏准绳云。哕于月切。又乙劣切。乙劣之讹。遂为吃逆。亦犹俗呼团为突栾。角为葛洛。其故明矣。而活人书等。 以哕为咳逆。如金鉴。仍袭其说。然楼氏纲目。王氏准绳。张氏类经。辨订其非尤详。今不繁引也。 橘皮竹茹汤方 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活人。有半夏。)〔鉴〕李曰。哕有属胃寒者。有属胃热者。此哕逆因胃中虚热。气逆所致。故用人参甘草大枣补虚。橘皮生姜散逆。竹茹甘寒。疏逆气而清胃热。因以为君。 外台。深师大橘皮汤。疗伤寒呕哕。胸满虚烦不安。 于本方。去竹茹大枣。 又广济。麦门冬汤。疗烦热呕逆。不下食。食则吐出。 于本方。去橘皮。加麦门冬茅根。 活人大橘皮汤。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疼痛。目运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入。先服大橘皮汤。吐止后。服小建中汤。(即本方。)三因橘皮竹茹汤。治咳逆呕哕。胃中虚冷。每一哕。至八九声相连。收气不回。至于惊人。(即本方。)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程〕手足寒者。阳不行于四末也。上气者。宗气衰微也。平人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 而行呼吸。宗气衰则奔促上气也。脚缩者。寒主收引。无阳以伸也。此六腑气绝于外者如此。下利不禁者。下焦不阖也。脾衰则四脏俱衰。故经曰。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 即不禁之谓也。下甚而至于手足不仁者。四体绝也。此五脏气绝于内者如此。 〔徐〕下甚。手足因无阴以维阳。而脏气不相统摄。则为不仁。不仁者。伸缩皆不能也。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魏〕此滞下之病。非飧泄之病也。沉为阳陷入阴分。沉中见弦。为少阳之气。不能宣达。故气随阳降而下重也。脉沉弦而大者。阳气陷入之深而且多。故为未止。脉微弱者。阳气陷入浅而少。更兼见数。阳气勃勃。欲动于阴。斯易为升达也。故为欲自止。是以虽滞下而发热。亦不死也。若夫脉沉弦而大。再身见发热。阳邪入阴而炽盛。阴分受伤而煎耗。可以有死之道也。 汪氏伤寒辨注云。此辨热利之脉也。脉沉弦者。沉主里。弦主急。故为里急后重。如滞下之证也。脉大者邪热甚也。经云。大则病进。故为利未止也。脉微弱数者。此阳邪之热已退。真阴之气将复。故为利自止也。下利一候。大忌发热。兹者脉微弱而带数。所存邪气有限。故虽发热不至死耳。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少阴以下。 厥阴篇。玉函成本。分为两条。)〔尤〕下利厥冷无脉。阴亡而阳亦绝矣。灸之所以引既绝之阳。乃厥不回脉不还。而反微喘。残阳上奔。大气下脱。故死。下利为土负水胜之病。少阴负趺阳者。水负而土胜也。故曰顺。(详伤寒论辑义。以下三条同。)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今。宋板伤寒论。作令。下同。)〔尤〕微热而渴者。胃阳复也。脉弱者。邪气衰也。正复邪衰。故今自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脉紧为未解。(赵本。下利上。有若字。非。)〔程〕寒则下利。脉数有微热。则里寒去。汗出则表气和。表里俱和。故今自愈。设复紧者。知寒邪尚在。是为未解也。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瘥。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 〔程〕脉数而渴。则寒邪去而利当止。经曰。若脉不解。 而下不止。必挟热而便脓血。此有热陷于下焦。使血流腐而为脓也。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 〔程〕脉弦为寒。发热则阳气复。汗出则寒邪去。故知自愈。 〔尤〕弦脉阴阳两属。若与发热身汗并见。 则弦亦阳也。与脉数有微热汗出正同。故愈。按上数条。皆是伤寒邪气入里之候。故或热。或渴。或汗出。或脉数。阳气既复。邪气得达则愈。若杂病湿热下利之证。则发热口渴脉数。均非美证。内经云。下利身热者死。仲景云。下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盖内经所言者。杂病湿热下利之证。仲景所言者。伤寒阴邪内入之证。二者不可不分也。 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气。脉经。作热。)〔尤〕下利气者。气随利失。即所谓气利是也。小便得利。 则气行于阳。不行于阴而愈。故曰当利其小便。喻氏所谓急开支河者。是也。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徐〕下利果属寒。脉应沉迟。反浮数。其阳胜可知。而尺中自涩。涩为阳邪入阴。此亦热多。故曰必圊脓血。详伤寒论辑义厥阴篇。以下四条同。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程〕寒不杀谷。寒胜则下利清谷也。若发其表汗出。则胃中之阳益虚。其寒益胜。故作胀满。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 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案厥。赵本。作热非。)汪氏伤寒论辨注云。下利脉沉而迟。里寒也。所下者清谷。里寒甚也。面少赤身微热。下焦虚寒。无根失守之火。浮于上越于表也。以少赤微热之故。其人阳气虽虚。犹能与阴寒相争。必作郁冒汗出而解。郁冒者。 头目之际。郁然昏冒。乃真阳之气。能胜寒邪。里阳回而表和顺。故能解也。病患必微厥者。此指未汗出郁冒之时而言。面戴阳。系下虚。此申言面少赤之故。下虚。即下焦元气虚。按仲景虽云汗出而解。然于未解之时。当用何药。郭白云云。不解。宜通脉四逆汤。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尤〕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者。阴先竭而阳后脱也。是必俟其时经气一周。其脉当还。其手足当温。设脉不还。其手足亦必不温。则死之事也。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尤〕下利腹胀满。里有寒也。身体疼痛。表有邪也。然必先温其里。而后攻其表。所以然者。里气不充。则外攻无力。阳气外泄。则里寒转增。自然之势也。而四逆用生附。则寓发散于温补之中。桂枝有甘芍。则兼固里于散邪之内。仲景用法之精如此。 四逆汤方 (方见上。)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赵本作二两案据太阳篇当作二两)生姜(三两○案据太阳篇脱切字)大枣(十二枚○案据太阳篇脱擘字)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稀粥一升。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淋漓。太阳篇。作流离。)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利下。脉经有后字。似是。 〔沈〕三部脉皆平。下利而按之心下坚者。脉证不符。是非风寒所属。当责食填胃中。未伤血气。而不形于脉也。故用大承气汤。峻攻有形之滞。则下利自止。经谓土郁夺之。通因通用之法也。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沈〕此亦食滞之利也。食壅于胃。气道不利。故脉来迟。然脉虽迟。而非虚寒之比。但迟为气壅。滑为血实。血实气壅。水谷为病。故为实也。内滞中气不和。利未欲止。但恐成停搁之患。故宜大承气汤。急夺其邪也。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程〕经曰。滑为有宿食。故当下去之。而利自愈。 〔鉴〕赵良曰。下利。虚证也。脉滑。实脉也。以下利之虚证。而反见滑实之脉。故当有所去也。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沉〕此旧积之邪复病也。下利瘥后。至期年月日时复发者。是前次下利之邪。隐僻肠间。今值脏腑司令之期。触动旧邪而复发。然隐僻之根未除。终不能愈。故当大承气迅除之耳。 案程尤并云。脾主信。故按期复发。凿甚。许氏本事方云。有人因忧愁中伤食。结积在肠胃。故发吐利。自冬后至暑月。稍伤则发暴下。数日不已。玉函云。下利至隔年月日。不期而发者。此为有积。宜下之。止用温脾汤。(浓朴。干姜。甘草。桂心。附子。大黄。)尤佳。如难取。可佐以干姜丸。(即备急丸。 加人参。)后服白术散。(即附子理中汤。去甘草干姜。加木香生姜大枣。)戴氏证治要诀云。泻已愈。隔年及后期复泻。古论云。病有期年而发者。有积故也。宜感应丸。并本条之义也。 大承气汤 (见病中。)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鉴〕下利。里虚证也。谵语。里实证也。何以决其有燥屎也。若脉滑数。知有宿食也。其利秽粘。 知有积热也。然必脉证如此。始可知其有燥屎也。宜下之以小承气汤。于此推之。而燥屎又不在大便硬不硬也。 〔尤〕谵语者。胃实之征。为有燥屎也。与心下坚。脉滑者大同。然前用大承气者。以因实而致利去之。惟恐不速也。此用小承气者。以病成而适实攻之。恐伤及其正也。(见厥阴篇。当参考。)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浓朴(三两炙○赵本作二两)枳实(大者三枚炙)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得利则止。 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尤〕此治湿寒内淫。脏气不固。脓血不止者之法。赤石脂理血固脱。干姜温胃驱寒。粳米安中益气。 崔氏去粳米。加黄连当归。用治热利。乃桃花汤之变法也。(案崔氏方。名黄连丸。 出外台伤寒门。)〔鉴〕初病下利。便脓血者。大承气汤。或芍药汤下之。热盛者。白头翁汤清之。若日久滑脱。则当以桃花汤。养肠固脱可也。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锉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张氏伤寒宗印云。石脂色如桃花。故名桃花汤。或曰。即桃花石。徐氏伤寒类方云。兼末服。取其留滞收涩。 外台。崔氏疗伤寒后。赤白滞下无数。阮氏桃华汤方。 赤石脂(八两冷多白滞者加四两)粳米(一升)干姜(四两冷多白滞加四两切)上三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服一升。不瘥复作。热多则带赤。冷多则带白。(伤寒论。千金。范汪同。张仲景伤寒论煮汤和赤石脂末一方寸匕服。) 千金桃花丸 治下冷脐下搅痛。 干姜赤石脂(各十两)上二味。蜜丸如豌豆。服十丸。日三服。加至二十丸。 和剂局方。桃花丸。治肠胃虚弱。冷气乘之。脐腹搅痛。 下痢纯白。或冷热相搏。赤白相杂。肠滑不禁。日夜无度。(方同上。只面和为丸为异。)肘后方。赤石脂汤。疗伤寒若下脓血者。 于本方中。去粳米。加附子。 外台。文仲久下痢脓血方。 于本方中。加乌梅。 千金。大桃花汤。治冷白滞痢腹痛。 于本方。去粳米。加当归。龙骨。牡蛎。附子。白术。人参。甘草。芍药。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赵本。作重下。)〔程〕热利下重。则热客于肠胃。非寒不足以除热。非苦不足以坚下焦。故加一热字。别以上之寒利。 〔魏〕滞下之病多热。不同于泻泄下利之证多寒也。故名之曰热利。而以下重别之。 白头翁汤方 (外台。引千金翼云。此张仲景伤寒论方。)白头翁(三两○赵本及伤寒论作二两)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钱氏溯源集云。白头翁。神农本经。言其能逐血止腹痛。陶弘景谓其能止毒痢。故以治厥阴热痢。黄连苦寒。能清湿热浓肠胃。黄柏泻下焦之火。秦皮亦属苦寒。治下痢崩带。取其收涩也。 外台。古今录验。白头翁汤。疗寒急下。及滞下方。 本方。去黄柏。加干姜。甘草。当归。石榴皮。 证类本草。阿胶条。引续传信方。张仲景调气方。治赤白痢。无问远近。小腹痛不可忍。出入无常。下重疼闷。每发面青。手足俱变者。黄连。一两。去毛。好胶。手许大碎。蜡。如弹子大。三味以水一大升。 先煎胶令散。次下蜡。又煎令散。即下黄连末。搅相和分为三服。惟须热吃。冷即难吃。神效。案此方。亦见玉函经附遗。名调气饮。用三味。各三钱。知却是系于后人改定。并附备考。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程〕更烦。言本有烦。不为利除而转甚也。 〔尤〕热邪不从下减。而复上动也。按之心下濡。则中无阻滞可知。故曰虚烦。 〔鉴〕此利后。热遗于胸中也。按之心下濡。虽热而非实热。故用此以清其虚烦。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绵裹○赵本绵作绢非)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则止。(详伤寒论辑义。厥阴篇。下同。)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尤〕挟热下利者。久则必伤脾阴。中寒清谷者。甚则并伤肾阳。里寒外热。汗出而厥。有阴内盛而阳外亡之象。通脉四逆汤。即四逆加干姜一倍。所谓进而求阳。以收散亡之气也。(详伤寒论辑义厥阴篇。) 通脉四逆汤方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甘草(二两炙)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程〕厥甚者。脉必绝。附子辛热。用以复脉回阳。下清谷者。胃必寒。干姜辛温。用以温胃止利。甘草甘平。用以佐姜附之热。而回厥逆。 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本草图经肺痛二字。作者一字。)〔程〕肺痛未详。或云肺痛。当是腹痛。本草云。紫参。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 〔鉴〕按此文脱简。不释。 紫参汤方 紫参(半斤)甘草(三两)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原注〕疑非仲景方。)气利。诃黎勒散主之。 〔尤〕气利。气与屎俱失也。诃黎勒。涩肠而利气。粥饮。安中益肠胃。顿服者。补下治下制以急也。 〔鉴〕气利。所下之气秽臭。所利之物稠粘。则为气滞不宣。或下之。或利之。 皆可也。若所利之气不臭。所下之物不粘。则谓气陷肠滑。故用诃黎勒散。以固肠。或用补中益气。以举陷亦可。 诃黎勒散方 诃黎勒(十枚煨)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原注〕疑非仲景方。)〔程〕寇宗曰。诃黎勒。能涩便而又宽肠。涩能治利。宽肠能治气。故气利宜之。调以粥饮者。藉谷气以助肠胃也。论曰。仲景治气利。用诃黎勒散。详其主治。不知其义。及后读杜壬方。言气利。里急后重。 始知诃黎勒。用以调气。盖有形之伤。则便垢而后重。无形之伤。则气坠而后重。便肠垢者。得诸实。气下坠者。得诸虚。故用词藜勒。温涩之剂也。唐贞观中。太宗苦气利。众医不效。金吾长张宝藏以牛乳。煎荜茇。 进服之立瘥。(案此见刘禹锡隋唐嘉话。)荜茇。温脾药也。刘禹锡传信方。治气利。用矾石。矾石亦涩气药也。大都气利。得之虚寒。气下陷者。多其用温涩之药可见矣。 案杨氏直指方。牛乳汤。治气痢泄如蟹渤。荜茇末二钱。牛乳半升。同煎减半。空腹服。今验之。气坠而后重。气与屎俱失者。其所泄多如蟹渤。程注得直指。而义尤明显。 外台广济。疗呕逆不能多食方。 诃黎勒(三两去核煨)上一味。捣为散。蜜和丸。空腹服二十丸。日二服。以知为度。利多减服。无所忌。 附方 千金翼。小承气汤。治大便不通。哕数谵语。(方见上○案千金翼。用枳实五枚。)案尤氏云。即前下利谵语有燥屎之法。虽不赘可也。误。本文主下利。而此条示哕用小承气之法。 即上文哕而腹满后部不利者。丹溪医案。载超越陈氏二十余载。因饱后奔走数里。遂患哕病。但食物则连哕百余声。半日不止。 饮酒与汤。则不作。至晚发热。如此者二月。脉涩数。以血入气中治之。用桃仁承气汤。加红花煎服。下污血数次。即减。再用木香和中丸。加丁香服之。十日而愈。此亦以攻下治哕之一格也。 外台。黄芩汤。治干呕下利。(外台。引仲景伤寒论。云出篇十六卷。)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桂枝(二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尤〕此与前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治同。而无芍药甘草生姜。有人参桂枝干姜。则温里益气之意居多。 凡中寒气少者。可于此取法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