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原脉论第二
    大道之浑沦。莫知其源。然至道无言。非立言无以明其理。大象无形。非立象无以测其奥。道象之妙。
    非言不明。尝试原之。脉者何也。非气非血。动而不息。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经曰。脉者血之府也。自素问而下。迄至于今。经所不载。无传记而莫闻其名焉。然而玄机奥妙。圣意幽微。虽英俊明哲之士。非轻易可得而悟也。夫脉者果何物乎。脉者有三名。一曰命之本。二曰气之神。三曰形之道。经所谓天和者是也。至于折一支。瞽二目。亦不为害生。而脉不可须臾失。失则绝命害生矣。经曰。春弦(一曰长)夏洪(一曰钩)秋毛(一曰涩)冬石(一曰沉)。此言正脉。同天真造化之元气也。巡于春夏秋冬木火水金之位。生长收藏。参和相应。故禀二仪而生。不离于气。故脉有生死之验。经曰。脉者血之府也。如世之京都州县。有公府廨署也。
    国因置者。所以禁小人为非道也。公府不立。则善者无以伸其枉。恶者无以罚其罪。邪正混同。贤愚杂处。而乱之根也。经曰。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既阴阳为神明之府。脉为血之府。而明可见焉。血之无脉。不得循其经络部分。周流于身。滂湃奔迫。或散或聚。气之无脉。不能行其筋骨脏腑上下。或暴或蹶。故经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气化则物生。
    气变则物易。气盛则物壮。气弱则物衰。气绝则物死。气正则物和。气乱则物病。皆随气之盛衰而为变化也。
    脉字者。从肉从永从爪从血。四肢百骸。得此真元之气。血肉筋骨爪发荣茂。可以倚凭而能生长也。长久永固之道。故从肉从永者是也。从爪从血者。巡之如水分流而布遍周身。无有不通也。释名曰。脉。脉幕也。如幔幕之遮复也。幕络一体之形。导太一真元之气也。元气者。在气非寒非热非暖非凉。在脉者非弦非洪非涩非沉。不为气而浮沉。不为血而流停。乃冲和自然之气也。故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所以然者。为元气动而不息。
    巡于四方木火水金之位。温凉寒暑之化。生生相续。新新不停。日月更出。四序迭迁。脉不为息。故人有身形之后。五脏既生。身中元气即生焉。故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此四时之气也。而脉者乃在其中矣。道经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此如脉之谓也。又云。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又曰。吾不知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斯立脉之名之本意也。故道者万物之奥。脉者百骸之灵。奥灵之妙。其道乃同。元气者无器不有。无所不至。血因此而行。气因此而生。
    故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而不匮者。皆由于脉也。分而言之。曰气曰血曰脉。统而言之。惟脉营运血气而已。故经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也。阴阳别论曰。
    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此阳者。言脉也。胃者土也。脉乃天真造化之元气也。若土无气。则何以生长收藏。
    若气无土。何以养化万物。是无生灭也。以平人之气。常禀于胃。正理论曰。谷入于胃。脉道乃行。阴阳交会。
    胃和脉行。人禀天地之候。故春胃微弦曰平。但弦而无胃曰死。夏胃微钩曰平。但钩而无胃曰死。长夏微软曰平。但弱而无胃曰死。秋胃微毛曰平。但毛而无胃曰死。冬胃微石曰平。但石而无胃曰死。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则必死。五脏为阴。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夫如此脉者。皆为脏脉独见而无胃脉。五脏皆至。悬绝而死。故经曰。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生死之期。故人性候躁急促。迟缓软弱。长短大小。皮坚肉浓。各随其状而脉应之。常以一息四至为准者。言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五至者。胃兼主四旁。在呼吸之间也。数则为热。迟则为寒。如天之春秋二分。阴阳两停。昼夜各得五十度。自此添一遭则热。减一遭则寒。脉之妙道。从此可知矣。或如散叶。或如燃薪。或如丸泥。或如丝缕。或如涌泉。或如土颓。或如偃刀。或如转索。或如游鱼。假使千变万化。若失常者。乃真元之气离绝。五脏六腑。不相管辖。如丧家之狗。元气散失而命绝矣。经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阳化气。阴成形。此言一气判而清浊分也。元气者。天地之本。天和者。血气之根。华佗云。脉者谓血气之先也。孔子曰。
    天不言。而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而脉亦如之。又经曰。自古通天者。生之本。皆通乎天气也。通天者。谓通元气天真也。然形体者。假天地之气而生。故奉生之气。通计于天。禀受阴阳而为根本。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气不绝。真灵内属。动静变化。悉与天通。易云。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故天地之体。得易而后生。天地之化。得易而后成。故阳用事。则春生夏长。阴用事。则秋收冬藏。
    寒往而暑来。暑往则寒来。始而终之。终而复始。天地之化也。而易也默然于其间。而使其四序各因时而成功。
    至于寒不凌暑。暑不夺寒。无愆阳伏阴之变。而不至于大肃大温。故万物各得其冲气之和。然后不为过而皆中节也。道经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百姓日用而不知。斯脉之道也。故脉不得独浮沉。独大小。
    独盛衰。独阴阳。须可沉中有浮。浮中有沉。大中有小。小中有大。盛中有衰。衰中有盛。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充塞一身之中。盈溢百骸之内。无经络不有。无气血不至。养筋骨毛发。坚壮腻泽。非心非肾非肝非脾。
    五脏之盛。真气固密。不为邪伤。若忧愁思虑。饥饱劳逸。风雨寒暑。大惊卒恐。真气耗乱。气血分离。为病之本。噫。夫万物之中。五常皆备。审脉之道。而何独无五常之邪。夫仁固卫一身。充盈五脏。四肢百骸。
    皆得荣养。无冲和之气。独真脏脉见则死矣。生则不见。死则独见。好生恶死。此仁之谓也。分布躯体。和调气血。贵之在头目耳鼻。贱之在跖臀阴篡。不得上而有。不得下而无。无所不施。无所不至。此义之谓也。长人脉长。短人脉短。肥人脉沉。瘦人脉浮。大人脉壮。小人脉弱。若长人短。短人长。肥人浮。瘦人沉。大人弱。小人壮。夫如此者。皆不中理而为病。此礼之谓也。见在寸则上病。见在关则中病。见在尺则下病。五脏有疾。各有部分而脉出见。不为潜藏伏匿。一一得察有余不足。而愈其病。此智之谓也。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太阳之至大而长。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阴之至其脉钩。阳明之至短而涩。少阳之至大而浮。厥阴之至其脉弦。
    四序不失其期。六气为常准者。此信之谓也。非探颐索隐。钩深致远。学贯天人。旁通物理者。未能达于此矣。
    


前一页 ◇ 原道论第一
后一页 ◇ 摄生论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