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曰。夫风者。百病之始也。清净则腠理闭拒。虽有大风苛毒。而弗能为害也。故破伤风者。通于表里。 分别阴阳。同伤寒证治。闾阎往往有不知者。只知有发表者。不知有攻里者和解者。此汗下和三法也。亦同伤寒证。有在表者。有在里者。有半在表半在里者。在里宜下。在表宜发汗。在表里之间宜和解。然汗下亦不可过其法也。又不可妄意处治。各通其脏腑。免汗泄之非宜也。故破伤风者。从外至内甚于内者。则病也。因此卒暴伤损风袭之间。传播经络。至使寒热更作。身体反强。口噤不开。甚者邪气入脏。则分汗下之治。诸疮不瘥。荣卫虚。肌肉不生。疮眼不合者。风邪亦能外入于疮。为破伤风之候。故诸疮不瘥时。举世皆言着灸为上。是谓熟疮。而不知火热客毒逐经诸变。不可胜数。微则发热。甚则生风而搐。或角弓反张。口噤目邪。皆因疮郁结于荣卫。不得宣通而生。亦有破伤不灸而病此者。疮着白痂。疮口闭塞。气难通泄。故阳热易为郁结。而热甚则生风也。 故表脉浮而无力。太阳也。脉长而有力者。阳明也。脉浮而弦小者。少阳也。太阳宜汗。阳明宜下。少阳宜和。 若明此三法。而治不中病者。未之有也。 羌活防风汤 治破伤风邪。初传在表。 羌活防风川芎本当归芍药甘草(各一两)地榆华细辛(各二两)上咀。每服五七钱。水一盏半。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量紧慢加减用之。热则加大黄二两。 大便秘。则加大黄一两。缓缓令过。 白术防风汤 若服前表药过。有自汗者。宜服此药。 白术(一两)防风(二两)黄(一两)上咀。每服五七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脏腑和而有自汗。可用此药。 破伤风脏腑秘。小便赤。自汗不止者。因用热药。汗出不休。故知无寒也。宜速下之。先用芎黄汤。三二服后。用大芎黄汤下之。 芎黄汤 川芎(一两)黄芩(六钱)甘草(二钱)上咀。每服五七钱。水一盏半。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三服即止。再用下药。 大芎黄汤 川芎(二两)羌活黄芩大黄(各一两)上咀。根据前煎服。宜利为度。 发表雄黄散 雄黄(一钱)防风(二钱)草乌(一钱)上件为细末。每服一字。温酒调下。里和至愈可服。里不和不可服。 蜈蚣散 蜈蚣(一对)鳔(五钱)左蟠龙(五钱炒烟尽为度野鸽粪是也)上件为细末。每服一钱。清酒调下。治法根据前用。里和至愈可服。但有里证不可服。次当下之。用前蜈蚣散四钱。烧饭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丸。渐加六七丸。清酒调蜈蚣少许送下。宣利为度。内外风去。可常服羌活汤。缓缓而治。不拘时候服之。羌活汤者。治半在表半在里也。 羌活汤 羌活菊花麻黄川芎防风石膏前胡黄芩细辛甘草枳壳白茯苓蔓荆子(各一两)薄荷(半两)吴白芷(半两)上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不拘时候。日进二服。 防风汤 治破伤风同伤寒表证。未解入里。宜急服此药。 防风羌活独活川芎(各等分)上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二三服后。宜调蜈蚣散。大效。 蜈蚣散 蜈蚣(一对)鳔(三钱)上为细末。用防风汤调下。如前药解表不已。觉转入里。当服左龙丸微利。看大便硬软。加巴豆霜服之。 左龙丸 左蟠龙(五钱炒)白僵蚕鳔(各五钱炒)雄黄(一钱)上同为细末。烧饼为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下。如里证不已。当于左龙丸末一半内。入巴豆霜半钱。烧饼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同左龙丸一处合服。每服药中加一丸。如此渐加服至利为度。若利后更服后药。若搐不已。亦宜服后药羌活汤也。 羌活汤 羌活独活防风地榆(各一两)上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如有热加黄芩。有涎加半夏。若病日久。气血渐虚。 邪气入胃。宜养血为度。 养血当归地黄散 当归地黄芍药川芎本防风白芷(各一两)细辛(五钱)上咀。根据前煎服。 雄黄散 治表药。 天南星(三钱)半夏天麻(各五钱)雄黄(二钱半)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如有涎。于此药中加大黄为下药。 地榆防风散 治破伤中风。半在表。半在里。头微汗。身无汗。不可发汗。宜表里治之。 地榆防风地丁香马齿苋(各等分)上件为细末。每服三钱。温米饮调下。 白术汤 治破伤风。大汗不止。筋挛搐搦。 白术葛根(各一两)升麻黄芩(各半两)芍药(二两)甘草(二钱半)上咀。每服一两。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江鳔丸 治破伤风。惊而发搐。脏腑秘涩。知病在里。可用江鳔丸下之。 江鳔(半两炒)野鸽粪(半两炒)雄黄(一钱)白僵蚕(半两)蜈蚣(一对)天麻(一两)上件为细末。又将药末作二分用。一分烧饼为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后一分入巴豆霜一钱同和。亦以烧饼为丸。如桐子大。不用朱砂为衣。每服朱砂为衣者二十丸。入巴豆霜者一丸。第二服二丸。加至利为度。 再服朱砂为衣药。病愈止。 没药散 治刀箭所伤。止血定痛。 定粉(一两)风化灰(一两)枯白矾(三钱另研)乳香(半钱另研)没药(一字另研)上件各研为细末。同和匀再研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