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资生经第二] 针忌
    千金云、夫用针者。先明其孔穴。补虚泻实。勿失其理。针毛皮腠理、勿伤肌肉。针肌肉、勿伤筋脉。针筋脉、勿伤骨髓。针骨髓、勿伤诸络。伤筋膜者、愕视失魂。伤血脉者、烦乱失神。伤皮毛者、上气失魄。伤骨髓者、呻吟失志。伤肌肉者、四肢不收。失智。此为五乱。
    因针所生。若更失度。有死之忧也。素问亦云、刺骨无伤筋。刺筋无伤肉。刺肉无伤脉。
    刺脉无伤皮。刺皮无伤肉。刺肉无伤筋。刺筋无伤骨。刺中心、一日死。中肝、五日死。中肾、六日死。中肺、三日死。中脾、十日死。中胆、一日半死。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又无刺大醉大怒大劳大饥大渴大惊新饱云云。详见素问。)

[针灸资生经第二] 孔穴相去
    甲乙经云、自大椎下至尾骨二十一椎。长三尺。折量取俞穴。或云、第一椎上更有大椎。
    在宛宛陷中。非有骨也。有骨处即是第一椎。若以大椎至尾二十一椎长三尺法校之。则上节云椎每倾一寸四分。惟第七椎下至于膂骨多分之七。故上七节共九寸八分分之七。下节十四椎。每椎一寸四分分之五有奇。故下七节共二尺一分分之三。此亦是一说也。但第一椎有骨。乃骨节之收。大椎虽无骨。实是穴名。既曰自大椎下至十一椎。岂可不量大椎以下。或者之说。于是不通矣。
    自蔽骨下至脐八寸。而中管居其中。(上下各四寸。)气穴论注云、中管居心蔽骨与脐之中。是也。按明堂下经云、鸠尾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人无蔽骨者。从岐骨际下行一寸。则是欲定中管之中。又当详有蔽骨无蔽骨也。(当准人长短肥瘠量。)自脐下寸半为气海。三寸为丹田。至屈骨凡五寸。千金云、屈骨在脐下五寸明堂下经亦云、屈骨在横骨上中极下一寸。当准铜人云、幽门夹巨阙旁各五分。肓俞夹脐各五分。(明堂云。在巨阙旁各寸半通谷夹上管旁相去三寸。)不容在幽门旁各寸半。天枢去肓俞寸半夹脐。期门在不容旁寸半。大横直脐旁。(不容天枢期门既各寸半,则幽门肓俞各五分误矣。)铜人云、肾俞在十四椎下两旁各寸半。与脐平。肓门在十三椎下相去各三寸。与鸠尾相直。肾俞既与脐平。肓门乃与鸠尾相直甲乙经云、人有长七尺五寸者。发以下至颐一尺。结喉至(鸠尾也。)一尺三寸。
    至廉至内踝一尺三寸。内踝至地三寸。又膝至跗属一尺六寸。跗属至地三寸。又肩至肘一尺七寸。肘至腕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节四寸。本节至末四寸半。
    

[针灸资生经第二] 定发际
    明堂上经云、如后发际亦有项脚长者。其毛直至骨头。亦有无项脚者。毛齐至天牖穴。
    即无毛根。如何取穴。答曰、其毛不可辄定。大约如此。若的的定中府正相当即是。侧相去各二寸。
    此为定穴。(下云。两眉中直上三寸为发际。后大椎直上三寸为发际。)

[针灸资生经第二] 论同身寸
    下经曰、岐伯以八分为一寸。缘人有长短肥瘠不同。取穴不准。扁鹊以手中指第一节为一寸。缘人有身长手短。身短手长。取穴亦不准。孙真人取大拇指节横纹为一寸。亦有差互。今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内庭两横纹相去为一寸。(若屈指即旁取指。则中节上下两文角陷相去远近为一寸。谓同身寸。)自根据此寸法与人着灸疗病多愈。今以为准。铜人亦曰、取中指属性为一寸。素问云、同身寸是也。又多用绳度量。绳多出缩不准。今以薄竹片点量分寸疗病准的。亦有用蜡纸条量者。但薄篾易折。蜡纸亦粘手取。取稻秆心量却易。为胜于用绳

[针灸资生经第二] 审方书
    经云、爪甲与爪甲角。内间与外间。内侧与外侧。与夫陷中宛宛中。要精审。如某穴去某处几寸。与其穴去处同者。自各有经络。
    灸膏肓云其间当有四肋三间。灸中间者。谓四肋必有三间。当中间灸。不灸边两间也。
    千金曰、经云横三间寸者。则是三灸两间。一寸有三灸。灸有三分。三壮之处。即为一寸也。
    又曰、凡量一夫之法。覆手并舒四指。对度四指上下节横过为一夫。夫有两种。有三指为一夫者。若灸脚弱。以四指为一夫也。(见香港脚。)

[针灸资生经第二] 穴名同异
    手有三里五里。足亦有三里五里。手有上廉下廉。足亦有上廉下廉。侧头部有窍阴。足少阳亦有窍阴。偃伏部有临泣。足少阳亦有临泣。既有五里矣。劳宫亦名五里。既有光明矣。攒竹亦名光明。肩有肩井。又有所谓中肩井。足有昆仑。又有所谓下昆仑。太渊太泉之名或殊。天鼎天顶之字有异。丹田初非石门。和(明堂上经误作和字。)亦非禾。阳跷实为申脉。本非跗阳。阴跷实为照海。本非交信。肩之名扁骨。见于外台。悬钟之名绝骨。童子之名前关。见于千金注。如此者众。可不审处而针灸耶。苟不审处。则差之毫厘。有寻丈之谬矣。于是举其略以示世医。俾之谨于求穴云。
    

[针灸资生经第二] 点穴
    千金云、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商量。准而折之。又以肌肉文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子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许希亦云、或身短而手长。或手短而身长。或胸腹短。或胸腹长。或瘠或肥。又不可以一概论也。
    千金云、凡点灸法。皆须平直四体。无使倾侧。灸时恐穴不正。徒破好肉尔。(明堂云。须得身体平直。四肢无令拳缩坐点无令俯仰。立点无令倾侧。)若坐点则坐灸。卧点则卧灸。立点则立灸。反此则不得其穴。
    千金云、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后下。
    明堂下云、先灸于上。后灸于下。先灸于少。后灸于多。皆宜审之。
    

[针灸资生经第二] 论壮数多少
    千金云、凡言壮数者。若丁壮病根深笃。可倍于方数。老少羸弱。可减半。(又云。小儿七日以上。周年以还。不过七壮。炷如雀屎。)扁鹊灸法、有至五百壮千壮。曹氏灸法、有百壮有五十壮。短剧诸方亦然。惟明堂本经多云针入六分。灸三壮。更无余论。故后人不准。
    惟以病之轻重而增损之。凡灸头顶止于七壮。积至七七壮止。(铜人)若治风则灸上星、前顶、百会。皆至二百壮。腹背宜灸五百壮。若鸠尾巨阙亦不宜多。四肢但去风邪。不宜多灸。灸多则四肢细而无力。(明上)而千金于足三里穴、乃云多至三二百壮。心俞禁灸。若中风则急灸至百壮。皆视其病之轻重而用之。不可泥一说。而又不知其有一说也。下经只云若是禁穴。明堂亦许灸一壮至三壮。恐未尽也。
    千金云、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毒瓦斯不能着人。
    故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
    

[针灸资生经第二] 艾炷大小
    千金云、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小弱乃小作之。(又云。小儿七日以上。周年以还。不过七壮。炷如雀粪。)明堂下经云、凡灸欲艾炷根下广三分。若不三分。即火气不能远达。病未能愈。则是艾炷欲其大。惟头与四肢欲小尔。至明堂上经乃云、艾炷根据小竹箸头作。其病脉粗细状如细线。但令当脉灸之。雀粪大炷。亦能愈疾。又有一途。如腹内疝瘕癖块伏梁气等。惟须大艾炷。故短剧曰、腹背烂烧。四肢则但去风邪而已。如巨阙鸠尾、虽是胸腹穴。灸之不过四七炷。只根据竹箸头大。但令正当脉灸之。艾炷若大。复灸多。其人永无心力。如头上灸多。令人失精神。臂脚灸多。令人血脉枯渴。四肢细而无力。既失精神。又加于细。即令人短寿。(见承浆穴。)此论甚当。故备着之。
    


前一页 ◇ 针灸须药
后一页 ◇ 点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