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又歌曰
    积气胸中寸脉伏。
    寸所以候胸中者也。胸为气。每宗气之所行也。今宗气不得随营气而行。故积于胸中。而上部之脉伏矣。
    按脉经云。寸口脉伏。胸中逆气。噎塞不通。是胃中冷气。上冲心胸。宜服前胡汤。大三建丸。针巨阙上管。灸膻中。
    当关肠癖常瞑目。
    肝藏血。脾摄血。肝脾俱候于关。关脉伏。则为肝脾二经。不能藏摄其血。
    斯肠癖之疾生矣。目得血而能视。血脱则目不欲见人。故目常瞑也。
    按脉经云。关上伏。中焦有水气泄溏。宜服水银丸。针关元。利小便。溏泄便止。
    尺部见之食不消。坐卧非安还破腹。
    经云。饮食入胃。先入于肝。夫肝。厥阴之木也。今因内伤饮食。宿滞不消。
    肚腹胀满。欲破而坐卧不安。以至厥阴风木之气。壅遏于下不得上升。
    故尺部之脉见伏也。治之者。当用吐药。以探吐其宿食。则厥阴风木之气。得疏通以上升。而尺部之脉。可以复出矣。经云。上部有脉。下部无脉。
    其人当吐不吐者死。此之谓也。(上吐字。乃吐药之吐。言用吐药而仍不吐。则死矣。)按脉经云。尺中伏水谷不消。又云。尺脉伏。小腹痛。症疝。水谷不化。宜服大平胃丸。桔梗丸。针关元补之。(桔梗丸云结肠丸。)又按东垣曰。食塞胸中。食为坤土。胸为金位。金主杀伐。与坤土俱在于上而旺于天。金能克木。故肝木生发之气。伏于地下。非木郁而何。吐去上焦阴土之物。木得舒畅。则郁结去矣。此木郁达之也。
    

[卷四] 濡脉指法主病
    七濡者阴也。指下寻之似有。再再还来。按之根据前却去曰濡。主少力。五心烦热。脑转耳鸣。下元极冷。
    濡。阴水也。他本俱释为阴金。非也。洁古曰。浮涩弱属金。沉滑濡属水。是以知濡为阴水也。然濡而为不及之水者。何也。谓阳已竭。而阴无所附也。指下寻之似有者。非若他脉之真有。而似乎有也。则为阳已竭矣。再再还来。是阴欲附也。按之根据前却去。是阴欲附而无所附也。经云。阳为阴使。今阳已竭。故主少气力。阴无附。故五心烦热。水不足。故脑转耳鸣。
    阳已衰。故下元极冷。
    按脉经第一篇。有软脉而无濡脉。要知濡即软也。又云。软脉极软而浮细。一曰按之无有。举之有余。一曰小而软。软一作濡。曰濡者如帛衣在水中。轻手相得。
    

[卷四] 歌曰
    按之似有举之无。髓海丹田定已枯。四体骨蒸劳热甚。脏腑终传命必殂。
    按之似有。阴无所附也。举还无。阳已竭也。髓海丹田定已枯。肾水已涸也。四体骨蒸劳热甚。谓水已涸。而虚火煎熬也。脏腑终传命必殂。谓肾病传心。心病传肺。肺病传肝。肝病传脾。脾复传肾。经曰。传终者死。是传其所胜也。
    按经云。三部脉濡弱。久病得之不治自愈。治之死。卒病得之生。
    

[卷四] 又歌曰
    濡脉关前人足汗。
    关前。阳位也。濡。阳衰之脉也。足汗。多汗也。汗阴血所化也。阳部而见阳衰之脉。是阳气已虚。不能卫护其阴。则阴气外泄。故其人多汗耳。
    按脉经云。寸口脉濡。阳气弱。自汗出。是虚损病。宜服干地黄汤。薯蓣丸。
    内补散。牡蛎散并粉。针太冲补之。
    当关少气精神散。
    夫精气神。乃身之三宝也。经曰。精生气。气生神。是以精极则无以生气。
    气少则无以生神。中焦者。荣气之所出也。今关部而见濡脉。则中气大虚。而精与神亦为之耗散矣。
    按脉经云。关上濡下重。又云关脉濡。苦虚冷。脾气弱。重下病。宜服赤石脂汤。女萎丸。针关元补之。
    尺部绵绵即恶寒。骨与肉疏都不管。
    尺所以候下焦者也。尺部而见濡脉。是为阳衰于下。故恶寒。经云。足少阴气绝。则骨枯。少阴者。冬脉也。伏行而温于骨髓。故骨髓不温。即内不着骨。骨肉不相亲。即肉濡而却。肉濡而却。故齿长而枯。发无润泽。发无润泽者。骨先死。戊日笃。己日死。土胜水也。
    按脉经云。尺中濡少血。发热恶寒。又云。尺脉濡。若小便难。宜服瞿麦汤。
    白鱼散。针关元泻之。千金翼云。脚不收风痹。
    

[卷四] 弱脉指法主病
    八弱者。阴也。指下寻之。如烂绵相似。轻手乃得。重手稍无。怏怏不前曰弱。
    主气居于表生产后客风面肿。
    弱。阴金也。何为阴金。不及之金也。何谓不及之金。指下寻之。如烂绵相似云。然沉脉指法。则曰状若烂绵。而此亦曰如烂绵相似者何也。不知沉为阴水。故寻之似有。举之全无。弱为阴金。故曰轻。手乃得。重手稍无。
    所谓怏怏者。轻手乃得也。不前者。重手稍无也。大抵浮以候气。沉以候血。浮以候阳。沉以候阴。浮以候表。沉以候里。今云重手稍无。是阴已竭也。轻手乃得。是阳欲根据也。怏怏不前。是阴已竭。而阳无所根据也。经云。阴右。内阳之守也。今阴竭于内。则阳无所根据倚。是血已竭。而气独居于表也。大抵于脉多见于生产后。去血过多。客风乘虚而入。乃使面目浮肿也。
    按脉经云。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一曰按之乃得。举之无有。
    

[卷四] 歌曰
    三关怏怏不能前。只为风邪与气连。
    言阴血已竭。而阳无所根据。虚邪贼风。与气相连。乘虚而独居于表也。
    按经云。弱为虚为悸。
    少年得此须忧虑。老弱逢之病却痊。
    弱脉阴金也。金象属秋。少年者。春夏之令也。老弱者。秋冬之令也。少年得之。谓之逆。老弱得之。谓之顺也。
    

[卷四] 又歌曰
    关前弱脉阳道虚。关中有此气多疏。若在尺中阴气绝。酸疼引变上皮肤。
    寸。阳位也。寸部见弱。谓之阳道虚。尺。阴位也。尺部见弱。谓之阴气绝。关。
    阴阳交会之所也。关部见弱。谓之阴阳不相维。故曰气多疏也。然尺部见弱。何以酸疼引变上皮肤也。尺以候肾。肾虚则病酸疼。尺所以候下焦者。卫出下焦。卫气者。阳气也。所以温分肉。而实皮肤者也。尺部而见弱。则阴气绝。而阳无所根据。则不能温分肉。而实皮毛。故酸疼引变于皮肤之上也。
    按脉经云。寸弱阳气虚。关弱无胃气。尺弱少血。又云。寸口脉弱。阳虚自汗出而短气。宜服茯苓汤。内补散。适饮食消息。勿极劳。针胃管补之。又云。关脉弱。胃气虚。胃中有客热。脉弱为虚热作病。其虽曰有热。不可大攻之。热去则寒起止宜服竹叶汤。针胃管补之。又云。尺脉弱。阳气少。发热骨烦。宜服前胡汤。干地黄汤。针关元补之。
    又按仲景曰。假令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而发热也。
    

[卷四] 九道脉法论
    云岐子曰。九道脉者。从天地九数之理说也。经曰。善言天者。必有应于人。
    是以天有九星。地有九州。人有九脏。亦有九野。故立九道脉。以应天地阴阳之法也。以长为干。清阳发腠理。以短为坤。浊阴归六腑。以虚为离。心中惊则血衰。以促为坎。脉进则死。退则生。以结为兑。发在脐傍。以代为中上主上中下三元正气。以牢为震。前后有水火相乘之气。以动为艮。主血山衰。以细为异。主秋金有余。此九道脉。以应九脏九宫之法也。
    九道脉


前一页 ◇ 歌曰
后一页 ◇ 长脉指法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