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第八门] 治泄泻 |
脏腑不固,只一、二服取效。老人、小儿尤宜服,便血或痢皆可用。 白石脂真者炭火通红,取出放冷,研细,米饮调下二、三钱。 |
[卷之六\第八门] 治飧泄 |
洞利不止。 白茯苓(一两)南木香(半两,纸裹炮)上二味为细末,煎紫苏木瓜汤调下二钱匕。吴内翰母夫人服之大有功效。 |
[卷之六\第八门] 茱萸断下丸 |
治脏寒腹痛,泄泻不止。 艾叶(半两,炒)缩砂仁附子(炮,去皮脐)肉豆蔻(各一分)吴茱萸(二两半,炒)赤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米饮下,食前。赵从简通判甲辰年丁母忧食素之久,苦泻不止,日七、八行,首尾几年,每服它药,不过一、二日复作,得此方而愈,后数年间遇泻,服之又效! |
[卷之六\第八门] 治脏腑 |
张医升之传。 鹰爪黄连不以多少,碾为细末,用煨熟去皮大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或五十丸,米 |
[卷之六\第八门] 养婆汤 |
治脾胃虚损,脏腑泄泻,不进饮食,大有神效。韩子髦方。 川乌(炮,去皮脐)梓朴(去粗皮,姜汁制)干姜(炮,各等分)甘草(炙,减半之)上为粗末,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二枚,煎至八分,食空服,看病证紧慢增减药味。 |
[卷之六\第八门] 神授丸 |
治脏腑。葛枢密传。 南木香(二钱半)肉豆蔻(一两,面裹煨)上二味为细末,煮枣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饮下,不以时候。 滁州赵使君云,其女年甫周岁忽苦脏腑,每所下如鸡子黄者半盆许,数日之间几至百往,渐乳服,亦可。以儿小只用一钱,已平复矣。传方者云,它日或作少疮疡,不足虑。儿子清老年三岁,过镇江时病久泻危甚,用此法服至半两遂安,亦不生疮。 |
[卷之六\第八门] 止吐泻 |
宇文尚书传此方甚妙!干木瓜藿香叶良姜(各半两)上为粗末,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二大盏,煎至一盏,空心食前服,并滓,再煎一服。 |
[卷之六\第八门] 六妙汤 |
治下血或痢不止,詹判院武子方。 乌梅(十枝,捶碎)甘草(二寸,生用)罂粟壳(十个,去瓤顶,捶碎)丁香(五十个,全上六味同拌匀,作一服,水一盏半,于银器内煎至七分,忌铜铁器,去滓温服,滓用水二盏,再煎小半盏服。 |
[卷之六\第八门] 独神丸 |
治痢独神丸,沈太虚侍郎方,沈仁父传。 罂粟壳去穣蒂,不以多少,用米醋一碗蘸炙,以醋多为妙,候焦黄为细末,炼蜜为丸,小弹 |
[卷之六\第八门] 治噤口痢 |
王顺伯运使传。 鲫鱼一枚,不去鳞腮,下作一窍,去肠肚,入白矾一栗子大,纸裹煨,令香熟,令病患取意用盐醋食之。季毅方烧存性灰,米饮调下,曾用之有效。 |
[卷之六\第八门] 治气痢 |
《太平广记》,唐太宗得效方。 乳煎荜茇,《沈存中良方》云,每用牛乳半升,荜茇末二钱匕,同煎减半,空心服,仍具载本末。 |
[卷之六\第八门] 治痢方 |
腊茶细末不以多少,白梅肉和为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乌梅汤下;泄泻不止,陈米饮下。每服二十丸,团茶尤佳,白梅贵陈。 |
[卷之六\第八门] 治噤口痢 |
孟公实郎中传云甚妙。 石莲不以多少,不炒,剥去壳,将肉并心碾为细末,每服二钱,陈米饮调下,便觉思食。 此愈,自服痢药。 祭酒林谦之说,韶州医人刘从周治病有功,议论殊不凡,且有验,云大凡痢疾,不问赤白而后为冷热之症,若手足和暖,则为阳,只须先服五苓散,用粟米饮调下,次服感应丸二十粒即愈;若觉手足厥冷,则为阴,当服暖药,如已寒丸附子之类,如此治痢无不效,此方亲 |
[卷之六\第八门] 治赤白痢 |
并脏腑等疾,臧将仕之女服之有效。 罂粟壳(去穣蒂,令净,炙黄)罂粟子(炒,令微黑)上同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鸡头大,每服十丸、十五丸。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泻,米饮下;小儿,丸如粟米大,量大小加减服之。 |
[卷之六\第八门] 治赤白痢 |
吴茱萸(拣净)黄连(去须并芦,切骰子大)上等分,一处以好酒浸透,取出,各自拣,焙或晒干,为细末,糊丸如梧桐子大。赤痢,用并以甘草干姜汤下。此方浙西何山纯老以传,苏韬光云,数十年救人无数,人多求方,不敢轻授,恐以其药品之微而忽之。韬光每以救人,甚效。洪氏方亦有修制汤使,少异。 |
[卷之六\第八门] 治血痢 |
热躁。 水研粳米半升,取汁令尽,以汁置有油翁瓶,蜡纸封口,沉井底,平旦服之。吴内翰家乳妪病,服之而愈。 |
[卷之六\第八门] 治噤口痢 |
《泊宅编》云∶蜀人山叟治痢药,用罂粟壳并去核,鼠查子,各数枚,焙干,末之,饮下,尤治噤口痢。鼠楂子即糖球。 |
[卷之六\第八门] 治噤口痢 |
陈庆长知县名祖永云∶顷守官南康,其子年十许岁,患噤口痢,水浆不入者数日进药。同官家有方书,载一治法,试用之,一服而痢稍疏,三服遂索粥饮,顿食半盏是痢止而安。其法用干山药一半炒黄色,半生用,研为细末,米饮调下。 |
[卷之六\第八门] 如圣汤 |
治下痢赤白甚重者二方,焦济卿传。 人参当归(各三寸,洗)滴乳(一块,黑豆大)甘草(二寸,炙)乌梅(七个)罂粟壳(一个,去穣、蜜炙)大北枣(七枚)缩砂仁大丁香白豆蔻(各二十一枚)陈生姜(二块上为末,分作三服,水一盏半,煎至七分,滤去滓服,不用罂粟壳亦可。 |
[卷之六\第八门] 香茸丸 |
治下痢危困。 麝香(半钱,别研,临时入)鹿茸(一两,火燎去毛,酥炙)上鹿茸为细末,方入麝香,以灯心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缪立夫云∶有一医者每料添滴乳香半两,尤有效。绍熙壬子绍兴人苦痢疾者极多,往往不救而死,凡平时所用治痢如罂粟壳之类,不可向口,唯服此等药或没石子丸作效。 |
[卷之六\第八门] 治血痢 |
用合成平胃散称一两,入川续断末二钱半,拌匀,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服。张叔潜秘书知敛州时,其阁中病血痢,一医者用此药治之而愈。绍熙壬子会稽时行痢疾,叔潜之子为人说服之亦验。小儿病亲曾服作效。 |
[卷之六\第八门] 如圣饮 |
治痢如圣饮,治一切痢疾,无问久新,或赤或白,或赤白相杂,日夜无度,悉能治之。 绍熙壬子浙东提举黄郎中,施此药颇有效验。 当归地榆缩砂仁赤石脂陈皮石榴皮诃子肉甘草罂粟壳干姜(各等分)上十味为粗末,每三钱重作一服,水一盏半,入陈霜梅一枚,煎至七分,去滓,赤痢冷服,白痢热服,赤白痢温服,年高、娠妇、小儿皆可服。忌生冷肥腻物。 |
[卷之六\第八门] 必效饮子 |
治久新赤白痢。浙东帅赵侍郎子和,壬子年施此药。 白术甘草(蜜炙)罂粟壳(蜜炙,以上等分用)上为粗末,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白痢加白术、赤痢加甘草,不拘时候服,忌油腻之物。 |
[卷之六\第八门] 治痢 |
《泊宅编》云∶姚自殿监迁入座,母夫人病痢,诸药不效,令李昂筮轨革有真人指灵草之语,一日登对,上讶其色悴,具以实奏,诏赐一散子,数服而愈。仍喻只炒椿子熟,末之饮下。余捡《本草》椿荚,主大便下血,今处处有之,夏中生荚,樗之有花者无荚,有荚者无花,常生臭樗上,未见椿上有荚者。然世俗不辨椿樗之异,故俗名此为椿荚,其实樗荚耳。注云,樗皮主疳痢,止《日华子》云,樗皮温,无毒,止泻及肠风,入药时用蜜炙。 《药性论》云,樗白皮使味苦微热,无毒,能治赤白痢,肠滑,痔疾,泻血不住,取白皮一握,仓粳米五十粒,葱白一握,甘草三寸,炙豉两合,以水一升,煮取半升,顿服之。小儿量大小服。枝叶与皮功用皆同。 |
|